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粗獷主義建築回應世界潮流的精神!建築學者吳耀庭帶看在地材料工法的獨特美學

La Vie 2021-12-09 13:44


La Vie 2021/10 月號 建築裡的城市


或許你沒有聽過「粗獷主義」(Brutalism),卻很可能曾進入或看過粗獷主義建築。事實上,粗獷主義建築不只隱藏在街頭巷尾,甚至遍布世界五大洲。究竟粗獷主義建築有何特色?又是如何在 1960 年代進入台灣的日常街廓?如今,21 世紀的人們又該如何欣賞這些藏在粗糙中的美感呢?

 

台灣粗獷主義建築_02由王秋華設計的歐美研究所圖書館,採用台灣早期常見的清水紅磚與混凝土結構建造而成。

當我們走在台灣街頭時,該如何分辨哪些建築受到了粗獷主義影響呢?面對這個問題,許多人最直覺的反應,或許便是「使用清水混凝土」。然而,吳耀庭卻表示,受到粗獷主義影響的建築,不一定是以清水混凝土建造,採用清水混凝土的建築,也不一定便是粗獷主義的代表。

 

台灣粗獷主義建築_06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的外觀,是以波浪狀樓板來形成視線良好的階梯教室。

 

在戰後復甦時期,為都市成長做出回應

想要了解粗獷主義的建築特色,比起觀察建材,不如從回溯它的歷史脈絡談起。首先,粗獷主義(Brutalism)一詞雖然可以連結到英文中的野蠻(Brutal),但更可以追溯自法文中指稱柯比意未經修飾的清水混凝土「Le béton brut」。另外,講到粗獷主義時,一定會提到兩組關鍵人物:英國建築師夫妻檔史密森夫婦(Alison & Peter Denham Smithson),以及知名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史密森夫婦在 1950 年代的英國,提出建築師應該誠實地在建築上表達建造方式,像是採用管線外露等手法,而在材質上則揚棄額外的塗抹,進而追求建材的真實感;至於柯比意的馬賽公寓(Unité d"Habitation)則是採用粗樸的混凝土框架、將大樓視為「整體」(whole)、每個住房視為框架裡的「單元」(unit),用垂直化的聚落,來回應歐洲二戰後經濟困窘、居住密度上升的問題。

 

台灣粗獷主義建築_08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的外觀,是以波浪狀樓板來形成視線良好的階梯教室。

然而,人口急速上升、經濟疲弱等社會現象,並不是歐洲獨有,而是全球許多城市都會面臨的問題。也因此,這類作法成為全球建築師面對類似社會條件時,所做出的普遍策略。正因為如此,各地的建築師除了以混凝土為建材,也不約而同地採用當地易於取得的材料,以較為粗樸、去除矯飾的方式來建造,並運用在地技術可以達成的現代工法完成。同時,為了快速容納更多空間量,在建築形態上有垂直化的傾向,並且以量化生產的思維,發展單元模組的設計。

 

台灣粗獷主義建築_01聖心女中餐廳一景。

「其實羅馬人早在西元前 150 多年時便廣泛使用混凝土了,但我們並不會將古羅馬建築稱為『粗獷主義建築』。而為何 1960 年代的混凝土建築被稱粗獷主義?如果只對照『使用清水混凝土』等外在表徵,而不去理解其精神,容易誤解與混淆。」吳耀庭說道,「近年常見的清水混凝土,多是出於風格考量,但在 1950、1960 年代時,其實是在經濟條件嚴苛、技術能力受限的社會中,試圖在『只做得出粗樸的混凝土』的困境下,正視這種結果,並努力將其呈現出一種美學性。」

 

台灣粗獷主義建築_10聖心女中室內結合採光井創造通透的視覺效果。

 

以在地材料、工法,呼應世界建築潮流

而建築師在嚴苛條件下的嘗試,也反應在台灣的粗獷主義建築上。「台灣最早的『現代化建築』源自日治時期西化運動下的產物;到了現在,許多台灣建築是由外國建築師操刀,像是荷蘭建築團隊 Mecanoo 操刀的衛武營、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操刀的台大社科院等,這些建築使用的技術工法、材料已經和全球同步。也就是說,台灣戰前的現代建築,表現出了『受到殖民統治影響的現代性』;近 20 年的建築,則是『全球化』的展現。然而,在這兩個時期之間,1960 年代受外來影響、有粗獷主義精神的建築,反而跟在地社會、文化有著很深的連結。」吳耀庭說。

 

台灣粗獷主義建築_07聖心女中外觀如船塔的空間,為結合樓梯等空間作為整體建築群落的環節點。

 

台灣粗獷主義建築_03由丹下健三設計的聖心女中,以洗石子取代粗獷主義標誌性的清水混凝土。

 

舉例而言,由丹下健三設計的聖心女中,以洗石子取代粗獷主義標誌性的清水混凝土;王秋華設計的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圖書館(原名為美國研究中心圖書館)則以紅磚建造。這便是因為在當時台灣的技術和經濟限制下,建築師無法將國外的工法、材料照搬硬套到台灣建築上,只能因地制宜,以台灣當時經濟程度可以負擔的材料、當時技術可以達成的工法來表現。「台灣的粗獷主義建築,不只是全球建築風潮的具現,更是台灣和國際建築師在資源匱乏的 1960 年代,以當時既有的材料與工法,對世界建築潮流做出地域性的回應。」

 

台灣粗獷主義建築_05由王秋華設計的歐美研究所圖書館,採用台灣早期常見的清水紅磚與混凝土結構建造而成,抬高的底層可以化解溪水氾濫的侵擾。

 

台灣粗獷主義建築_09歐美研究所圖書館原大演講廳的天花板採大跨距、無直樑吸音格設計,現則作為書庫使用。

 

也因為這樣,我們可以在台東公東教堂中,看見瑞士建築師採用當時台東可取得的小尺寸鋼筋發展板牆結構,手法則呼應法國廊香教堂(Notre Dame du Haut)和法國馬賽公寓;高雄三信家商的「波浪大樓」中,則可見到陳仁和以波浪狀樓板來構成階梯教室,回應建築的內在需求,而其清水混凝土雖然經過塗漆,卻很真實地呈現模板本身的分割方式。粗獷主義建築沒有雕樑畫棟的吸睛外型,許多建築更在時光淘洗下斑駁凋蔽;然而,它真誠正視空間需求,並在嚴苛條件下,回應時代與環境,以及隱藏在粗糙中的美感與秩序,或許便是如今的我們,用心了解後,仍能被粗獷主義建築深深觸動的原因。

 

台灣粗獷主義建築_04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的外觀,是以波浪狀樓板來形成視線良好的階梯教室。

 

台灣粗獷主義建築_11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的清水混凝土雖經過塗漆, 依舊真實地呈現模板本身的分割方式。

 

吳耀庭

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設計系、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都市設計研究所。曾任職於宜蘭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嶼山工房。目前則為 Ursprung 建築圖書室負責人、「現場的建築史」資料庫創辦人,並擔任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文|郭慧

圖片提供|現場的建築史 / 吳耀庭

想知道建築如何述說一個城市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La Vie 2021/10 月號《建築裡的城市》 

 

 

※  精彩全文,請詳見《La Vie》10 月號。

※  本文由 LaVie 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