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首次與券商開展人民幣對外匯交易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4-10 14:02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4月9日,中國銀行以做市商身份與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順利完成2筆人民幣對外匯即期詢價交易。這是商業銀行首次與券商類金融機構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人民幣對外匯交易。
此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關於調整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有關管理政策的通知》,取消對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事前準入許可,推進簡政放權,豐富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主體。
當天,國泰君安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外匯交易系統,與交易對手完成了一筆港幣即期交易。上述交易是券商在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的首筆交易,也意味著國泰君安正式啟動外匯業務經營。
國泰君安是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獲批結售匯業務經營資格的券商,從2015年1月9日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成員,可從事即期交易,2月12日起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衍生品會員,可從事人民幣外匯遠期、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及期權交易。
盡管試水外匯市場伊始,券商在代客交易賬戶體系和清結算體系、業務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面臨很多困難,不得不從零開始,但也有一種市場觀點認為,券商雖然在業務系統和流程上相對缺乏,但也反過來為其提供了借鑒境內外機構現有經驗,更利於其從一開始就結合業務中長期規劃進行系統建設和流程設計的機會,搭建現代投資銀行以FICC為核心的綜合金融交易業務體系。
目前來看,業內人士對於國泰君安作為券商代表開展外匯業務創新充滿憧憬。一方面,相比於商業銀行,券商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更高,交易靈活性也更強,券商自身在客戶適當性管理方面的經驗也非常豐富;另一方面,由於券商在業務牌照方面與商業銀行有一定差異,利用這些優勢,國泰君安也能夠進行一些產品或業務模式上的創新,形成於商業銀行相對差異化的發展模式。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