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王恩學:再論“雙t”與中國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16 08:19


作者系云南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政治專業學者

內容提要 有論者言,美國不希望中國加入tpp,沒錯,但只說對了一半;還有論者言,美國希望中國加入,也沒錯,但也不全對。其實在tpp問題上,美國對中國的期許很復雜,正如中國對待tpp的態度一樣復雜。


筆者11月2日在《聯合早報》天下事版發表《“雙t”與中國:太多的巧合?》。近日再讀朱穎教授的《“一帶一路”根本無法替代tpp》一文,由衷欽服。然而觀諸相關網絡評論,仍感有對“雙t”(tpp和ttip,跨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關係協定和跨大西洋(600558,股吧)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與中國關聯再討論的必要。

討論涉及彼此關聯的三個問題:美國希望中國加入tpp嗎?美國不希望中國加入嗎?如果說美國以高標準規則的玻璃墻將中國阻擋在了tpp之外,那么越南和馬來西亞能夠順利加入tpp的邏輯又何在?

美國對中國加入tpp的復雜考量

有論者言,美國不希望中國加入tpp,沒錯,但只說對了一半;還有論者言,美國希望中國加入,也沒錯,但也不全對。其實在tpp問題上,美國對中國的期許很復雜,正如中國對待tpp的態度一樣復雜。

誠如第一類論者所言,美國不希望中國加入tpp,不過這只能就當前階段而言,特別是在tpp規則制定的創立階段。要理解此點,需要從美國對世界貿易組織(wto)“另起爐灶”而推進tpp的根本動因說起。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拓展,“新經濟”的日益崛起,特別是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及翌年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美國為了拯救自身經濟,實現其實體經濟的再造,必須加強外貿引擎作用。同時,作為全球(經濟)領袖,美國也有責任“拯救”因金融危機而整體下滑的世界經濟,以及遏制貿易保護主義的愈益抬頭。這都需要美國推進世界經貿多邊機制的革新。

從理論上講,推動世界經貿多邊機制升級換代的最佳平臺本應是wto,但問題是wto不僅成員陣容過於龐大,而且仍然堅持“協商一致”及“一攬子接受”的組織機制。更為重要的是,在美國看來,金磚國家集團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新秀和領頭羊,雖然也懷有推動“超級全球化”宏大抱負,但在如何改造wto規則的問題上,則更強調南北利益的“均等化”,而非世界經貿合作的整體“便利化”。

因此,在失去同盟軍數量優勢的情形下,以美國為首的傳統發達國家無法在wto平臺上同廣大發展中國家談得攏,最起碼短期內看不到希望。這點已為wto多哈回合的艱難進程所證明。

於是,另起爐灶,縮小新的多邊經貿合作平臺的參與國范圍,便成為美國“不得已”的選擇。基於這一目的動因,美國不會歡迎中國,也不會歡迎其他金磚國家成為tpp創始成員國,否則美國也就沒有另起爐灶的必要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不希望中國加入tpp的原因,同中國不愿意加入tpp的考量可能是高度一致的。這種狀況是由中美兩國在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發育水平的階段性差異所決定的,中國當前尚不能接受因過急過高的經貿一體化對自身經濟及內部秩序的劇烈沖擊。

但誠如第二類論者所言,美國又不會完全拒中國於tpp的門外,或者說美國徹底拋開了中國也不能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是全球經濟高度一體化以及中國巨大的經濟占比的邏輯必然。此況下,美國對中國的利益訴求便形成了自我衝突。

如何克服自我利益目標的衝突?也就是如何既能避免因中國等金磚國家的參與“攪局”而致使新的經貿機制水平人為降低,又能實現經貿新平臺的規模效應?美國的階段性規則就是在撇開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同時盡可能擴大新平臺的規模,盡可能將符合條件或有意愿接受新規則的國家納入新平臺。

這就是美國一邊主導tpp達成基本協議,另一邊又積極推動ttip取得積極進展的內在邏輯。假如“雙t”工程真的如美國所愿雙雙建成,其涵蓋全球70%的經濟總量,則足以保證美國對世界經濟政治大局的掌控。

馬越兩國加入tpp的內在邏輯

tpp和ttip最突出的外在特征是其創始規則的高起點和高標準。這被觀察家們普遍視為美國借以阻擋中國加入tpp的玻璃墻。

而外界的置疑則是,難道馬來西亞和越南的經濟水平還超過了中印等金磚國家不成?連馬越兩國都能夠承受tpp“苛刻”的入盟條件,難到中國就不可以嗎?

其實,這體現了美國(也包括日本)對中越等相關國家利益訴求的多重復雜性。一是,如果可能,美國希望參與新經貿規則談判的國家多多益善,當然是這些國家有能力或有意愿接受這些高階規則。馬越兩國在理論上可以加入。

二是,雖然tpp談判國包含了墨西哥、秘魯、智利、新加坡、文萊、馬來西亞和越南七個非傳統發達世界的國家,但不論從當前經濟發展水平還是未來發展勢頭看,上述國家相對於整個發展中世界而言,則屬於同傳統發達世界更接近的群體。

雖然上述國家的經濟總體規模乃至高階經濟無法同中國或印度相比,但從國家整體經濟的均質水平上看,似乎差距也並非想象的那么大。因此,即使從純經濟的角度看,馬越兩國與美日的經貿規則對接也未必比中印等國更困難。

三是,也是更為重要的,新的多邊平臺對成員國要求更多體現的是其經濟體制。如果從市場經濟發育程度的角度看,馬越兩國可能會比中印等國更讓美國屬意。而實際上,越南的對外開放同中國相比雖然起步晚,但其經濟乃至政治改革的步子顯然比中國邁得更大。

四是,新規則協議的達成,需要談判諸方的妥協和利益交換。鑒於中印等國較大的經濟規模,規則上同等程度的讓步,經濟利益的損失可能將是馬越等國的數倍或數十倍,因而難以妥協,同樣美日等國也難以承擔這樣巨大的交換補償。而對於馬越等國損失的交換補償,美國顯然更容易做到。

最後,則是並非純經濟的考量,即在美國和中國、傳統發達強國和新興經濟體處於結構性戰略競爭的態勢下,美日等發達國家顯然也更愿意對馬越等國進行補償交換。如此,美日等國便既擁有了並非刻意排斥中國等發展中新興經濟體的“面子”,也獲得了馬越等國廉價商品供應的“里子”。

總之,美國主導的“雙t”工程,有著宏大、長遠、復雜的戰略考量。就如同同場競跑者,美國希望借助“雙t”的高起點,將中國等競爭者甩開一段距離,或者促使競爭者為加入第一團隊而超越自身基礎“拼命”跑,從而導致體力的提前耗損而最終無法趕超。

當然,還可能出現一種並非美國最希望看到的情況,那就是競爭者發現新規則對自身明顯不利后,突然決定不再與美國在同“一條道”上競爭,而是結伙另外開辟一條新賽道。當前中國等金磚國家所力促的金開行、亞投行以及分別建基於其上的金磚自貿區和“一帶一路”經濟板塊,便是如此。顯然,這是美國所不樂見的。

此況下,美國不僅要努力推動制定更高的規則標準,而且也要讓接受這個新規則的成員規模足夠大,從而以自身團隊的絕對規模優勢,令其他競爭者不得不在自身不占優勢的跑道上一直“追趕”下去!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不會讓ttp有果不食,也不會讓ttip有花無果!(文章來源:聯合早報網)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