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肺炎疫情若加速健保資料開放 有助壽險保單回歸保障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20-04-26 19:49
我國健保開辦 25 年以來,累積豐富的國人健康醫療資料,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讓醫師看診時第一時間就能掌握病患旅遊史,口罩實名制也讓民眾憑健保卡至藥局,或是上網訂購買到口罩,在在都加速把健保資料的開放落實在刀口上;不過,對壽險業來說,目前只運用於核保,若未來健保資料開放能進一步運用於保單設計,或將有助於符合主管機關希望壽險業的保單能回歸保障本質的期待。
臺灣的全民健保納保率達 99% 以上,累積龐大而完整的國人健康醫療資料,使得健保資料成為醫藥衛生相關領域研究中具代表性的實證資料,為重要的研究資源,過去基於資安,只能提供給學術單位做為研究之用,為提高健康產業的利用,健保資料庫在去除可辨識的個資之後,去 (2019) 年已開放給醫療、壽險及健康管理產業之用。
攤開健保資料開放的歷史軌跡,可見到自 1998 年起,中央健康保險局 (現改制為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委託國衛院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的建置,自 2000 年起提供學術界健保資料庫加值服務,以利相關研究。健保署自 2007 年起實施二代加密作業,以加強保護資料安全及民眾隱私,國衛院於提供加值資料前,須依每一申請案別或每一申請人別再加密,才能提供給申請人使用。
「健康存摺」系統於 2014 年在健保署官網上線,提供民眾查詢個人的就醫紀錄、手術、用藥、檢驗檢查等各項資料之線上服務,民眾若想要完成「健康存摺」的註冊及認證,現在已開放能透過「手機快速認證方式」,完成健保卡註冊和行動裝置綁定,程序更為簡便,登錄之後,民眾即可隨時掌握自己的健康資訊,管理自我健康。
健保署為擴大服務應用,特別於去年開放「軟體開發套件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功能供第三方介接,共同創造健康資料的多元應用。例如南山人壽就率先積極接洽申請,經過健保署審核通過後,與「南山人壽行動智慧網」APP 串聯成功,也是保險業首次應用「健康存摺」於核保服務上。
健保資料的開放在今年新冠肺炎肆虐之際,更是超前部署,今年農曆春節疫情開始之初,行政院就下令透過健保資料,製作旅遊史查詢系統,讓醫生插入病患健保卡就可以掌握是否出入旅遊警示地區。
而而讓全台 6000 多間藥局開賣口罩實名制,乃至口罩預購,都是現今 Open banking(開放銀行) 時代下的資料共享產物,主要就是健保署在既有的健康存摺 App 增開功能。
過去健康存摺 App 須靠自然人憑證申請才能帶入個人資料,但持有自然人憑證的民眾太少,健保署轉而與電信公司合作,以手機 SIM 卡認證身分,才讓這次口罩網路預購不用讀卡機,也能做到實名制,連帶健康存摺的使用人數衝破 100 萬人。
不過,目前臺灣健保數據開放和使用,仍有隱私資料如何符合個資法管制,若欲推動健保資料庫發揮更多價值,建議著手就法源進行更完整的規畫,進一步開放資料予醫療、保險及健康管理單位使用。
因為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健保財務很難完全支應高端醫療的費用,舉例來說,癌症治療朝向精準醫療發展,運用生物標記檢測更對症下藥,提升癌患的存活率更減少副作用,但不免帶來醫藥費攀升的經濟壓力,設計商業保險補位健保不足是可行作法。
然而,創新保單發展受限於特定疾病名稱及定義問題,另外一個關鍵是,保險公司必須能夠掌握最新醫療技術成本和適用人數,這有賴健保署適度開放資料庫,此次肺炎疫情已見到健保資料的開放落實在刀口上,若搭上此開放契機,在風險可控、技術可行的前提下,進一步讓健保資料做為推動創新保險商品的依據,將有機會發展高端醫療實支實付保單,使商業保險更能與時俱進補位健保之不足。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