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觀察〉台灣保險滲透度世界第一 投保觀念卻大走鐘該如何扭轉?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20-02-09 16:3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觀察〉台灣保險滲透度世界第一 投保觀念卻大走鐘該如何扭轉?(鉅亨網資料照)

台灣壽險滲透度連續第 12 年蟬聯全球第一,顯示台灣人很愛愛買保單,但是因為投保觀念不足,例如「希望沒有理賠的話保費可以返還」等觀念,使得保險的「保障」仍過低,保發中心董事長桂先農就曾說過「我國保險業國際化的程度,還必須多加油」,因為不夠國際化,產品未跟上跟國際保險市場腳步,如今主管機關透過政策降低儲蓄比重,業者該怎麼扭轉保戶的觀念回歸保險本質將是重要課題。

根據瑞士再保 Sigma 報告,台灣壽險滲透度達 17.48%,已經連續第 12 年在全球奪冠,, 所謂保險滲透度,是計算各國保險費占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代表該國保險業對其經濟的重要性及貢獻度,也就是台灣保險保費對國內 GDP 貢獻度,是全球最高。


台灣人愛買保險,平均每人持有的保單數量是 3.3 張,超過亞洲平均 2.2 張,也超過全球平均 2.3 張。

據法國巴黎保險 2019 年「全球保障型保險調查報告」,台灣人投保最希望能對抗的風險是住院治療,再來是重大疾病,還有永久性殘疾,但全球調查結果,最希望對抗的風險排名卻是重大疾病、失業、失去收入。

台灣保險滲透度高,但受訪者認為自己已獲得保障的比率卻只有 67%,低於亞洲平均 72%,為什麼保了那麼多,卻還是覺得沒保障。

主要可以從調查結果發現,像是 50 歲三明治族群,最愛投資型保單附有身故保本機制,不只能投資累積退休金,發生意外能保本,避免出事造成父母或小孩麻煩;還有新婚族,也常有人把保險重點,轉為防範失能,最主要還是以不影響家庭經濟為主。

簡單來說,是因為台灣人在投保觀念上,對於保險的本質「保障」就已不夠重視。

台灣人買保險的行為上,主要有包括「愛買保險,保障卻不足」、認為保險應該要「無理賠可保費可返還」等問題。

還有個值得注意的統計是,台灣人為了買房、創業和買車借款相當高,超過 8 成均擔心因「重大疾病」、「意外死亡」而無法還款,比例均高於日、韓及全球平均,但實際上透過信用保險,例如房貸壽險等轉嫁風險比例仍低。

台灣民眾投保過房貸壽險的比例只有 26%,遠低於日本的 53% 及全球平均 42%,顯示台灣市場信用保障保險的推廣仍有很大的空間。

桂先農曾公開表示,這幾年台灣的保險業蓬勃發展,已經引起整個世界重視,台灣已是壽險業的世界大國,但保險業國際化的程度,還必須多加油。

保險業 2018 年資產占金融業總資產的 34.12%,到了 2019 年 11 月底,保險業資產已創造 29.57 兆元,這些數據都顯示近年我國保險業發展迅速。

但國際化卻仍相對弱勢,目前國內只有四家產險、四家壽險公司分別在中國、越南、韓國、菲律賓、泰國、關島設營業據點。國際化不足,讓我國保險商品相對不夠多元,要加強國際化,各保險公司應該加強培育國際保險專業人才、了解國際保險市場動態、引進先進國家保險專業技術。

尤其在金管會大刀闊斧下,未來儲蓄型保單將大幅減少,且為了因應高齡化社會等趨勢,相關新銷售規範也將影響保險業發展,未來保險主力商品將大洗牌,銀行銷售通路也將面臨轉型考驗。

其中,銀行銷售通路方面,過往儲蓄險讓銀行賺取高額的手續費收入,進而獲利增加,使得銀行通路成為投資型保險商品的銷售主力;壽險公會表示,未來在實施死亡保障門檻比率措施後,銀行可獲取的保費收入將大受影響。

政大銀行保險研究發展中心就認為,金管會祭出提高儲蓄險保障成分、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調整房貸壽險政策及限制銀行佣金發放等政策,未來銀行通路保險市占率將首度下滑至 5 成以下。

在此保險商品將大變革時期,更是保險業務員人才升級的重要關鍵時刻,從事業務工作,不只要了解不斷推陳出新的商品,更要面對不斷改變的社會與財經局勢。對保險企業來說,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人才培育則是讓這個最重要的資產保值、增值最重要的投資,一家保險公司若只顧催夥伴業績,卻忽略提供養份,可能經不起時間與戰力的考驗。

因此要強化台灣保險業國際競爭力,協助業者對當前全球保險業的挑戰擬定因應對策,必須先了解國際保險市場動態、引進先進國家保險專業技術,以及培育國際保險專業人才,尤其是培育人才及留住優秀人才,是保險業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唯有專業的保險人才,在設計商品、推介保險商品給客戶前,才能更考量客戶風險屬性,以及人生不同階段,做好認識你的商品(KYP)跟認識你的客戶(KYC),藉由專業理財規劃顧問人員 CFP 的專業提供保險服務,才能教導保戶正確的投保知識,讓保險回歸保障的本質。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