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投資:為投資增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26 16:54
可持續投資(SI)正在以快於總體金融行業的速度增長。關鍵驅動力來自主要利益攸關者(客戶、員工、投資者和民間社會)對可持續性議題的期望在變化,現在他們對企業的要求更加嚴格。新千年一代以及他們抱持的理想也帶動了這種變化。這推動企業運營從根本上發生轉變,越來越需要在投資分析中得到體現。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對此的興趣日增,並推動可持續投資解決方案取得長足進展,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見報告全文圖1)。
我們把可持續投資定義為一系列投資規則,其中將物質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等納入投資決策考慮范圍。可持續投資規則通常受以下一個或數個希望達成的目標所引導:
1) 在實現財務回報的同時,為環境或社會帶來正面影響;
2) 將投資與個人的價值觀相結合;
3) 通過把可持續性納入投資決定,改善投資組合的風險/回報特征。
可持續投資的方式
可持續投資沒有統一的方式。我們選出可供考慮的三種基本方式作為任何可持續投資規則的基礎:
1) 排除(Exclusion)是最傳統的方式,指的是如果某個企業或整個行業的活動領域與投資者的價值觀相衝突,則通過被稱為“排除”或“負面篩選”的過程將該企業或整個行業排除在外。被排除的企業通常與烈酒、武器、煙草、成人娛樂或賭博等行業相關。然而,亦可按照投資者的偏好量身訂作。
2) 一體化(Integration)涵蓋將環境、社會與治理因素與傳統財務考慮因素結合在一起,以進行投資決策的各種技巧。可以根據可持續性評級、相對直觀地篩選公司,或者通過調整參數(比如增長、盈利或折價率等),將實質可持續性完全納入證券估值過程。
3) 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明確尋求在實現財務回報的同時,帶來正面的社會或環境影響。影響力投資這一利基市場正在快速成長,比如社區投資、各種形式的小微貸款以及在教育、醫療保健、基本的基礎設施以及清潔能源行業類似私募股權的交易等。
業績差異不足為慮
在考慮可持續投資時,投資者經常會問此類規則是否會妨礙財務表現。有意思的是,從過去數十年上市市場的情況來看,可持續投資與傳統方式相比業績不會有太大差別。這可以從比較包括可持續投資原則在內的股票指數與常規股票指數的表現得到證明(見圖2)。
業績差異可能發生在特定市場、特定時期,但是大量研究證據表明,以所有市場以及整個市場周期平均觀之,可持續投資的表現與傳統方法不相上下。
涵蓋可持續主題投資的個性化投資組合
以可持續性作為主題的投資通常會確定與環境、社會或治理因素相關的主題,確定哪些行業及企業將受益於這些趨勢,並在這些基礎上構建投資組合,比如環境方面的水資源和水管理、糧食短缺、能源效率、氣候變化;社會方面的供應鏈管理或融資渠道、住房、教育和醫療保健;治理方面的董事會多元化以及企業透明度等等。通過將資產引導進入這些主題,投資者可以追求回報機會,且可體現對衛星投資的興趣。主題角度也有助於確定核心組合投資或傳達影響力投資工具的選擇依據。因此,我們認為此類主題結合了前述三種基本方式。如果設計為一種獨立投資,則此類主題甚至可以出現在非可持續投資組合中。請注意,可持續主題投資解決方案並不總是涵蓋更具一般性的可持續投資考慮因素。
由可持續股票投資到可持續資產設定
投資者在股票以外尋找可持續投資解決方案已成為一種趨勢,這確保他們的整體投資組合能構建於符合環保、社會以及治理(ESG)等考慮因素的架構之上。每一種資產類別都能提供機會,但投資者也必須謹記,每一種資產類別也有其限制。整體而言,可持續投資在股票和固定收益上發揮了良好的效益。對沖基金與私募市場在執行層面上有些障礙,但市場對其的興趣正在增加。從可持續投資的角度看,大宗商品投資經常是問題重重。
在執行可持續投資方面,投資者可以只聚焦於較為安心的資產類別,並可按需要調整其資產設定。或者,投資者也可以維持一個廣泛多元化的資產設定,並在部分難以實行可持續投資的資產類別上,改以傳統投資解決方案。然而,隨著可持續投資的吸引力和成熟度日益上升,相信這些難題將越來越容易克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