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拋棄老闆》歐美最少2成工作者的選擇 同事每週換、不再談忠誠度 「無雇主時代」生存守則

商業周刊 2019-11-01 14:11

文●李雅筑

根據麥肯錫報告,零工經濟翻轉勞動市場,影響遍及各行各業,就連高端金融服務也出現外包趨勢。圖為倫敦金融街。(攝影者.駱裕隆)

你準備好迎接,沒有雇主的時代嗎?

因應 Uber、外送平台業者興起,讓有別於正職工作的零工經濟(Gig Economy)被大幅討論,但如果你認為,零工經濟僅牽涉司機、外送員等低門檻的勞務工作,那就錯了!

波士頓顧問公司今年發布「全球新自由工作者」調查,發現自由工作者已散布在科技、零售、金融等產業中,如金融業比例成長極高。

依據麥肯錫報告,美國和歐洲共有 1 億 6 千 2 百萬人是自由工作者,約占勞動人口的 2 成到 3 成。比如,Google 在全球的臨時工與約聘人員,已經比正職員工還要多。

什麼原因,讓大家更傾向拋棄老闆,成為個體戶?

斜槓當道!

不必正職,用專案媒合人才

首先,「斜槓人生」、「拿回生活主導權」等新職涯發展論述,吸引許多人加入自由工作者行列。「這心態會越來越強烈,」104 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鍾文雄解釋,這讓年輕人選工作也跟購買基金投資一樣,想因應個人偏好,組合各種工作內容。

此外,對企業而言,人力媒合平台崛起,降低媒合成本,這讓企業在面臨缺工、勞動成本上升等挑戰時,對正職工需求下降,反而轉向與自由工作者合作。

在台灣,行政院去年底統計,從事部分時間、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有 81 萬人,占勞動人口約 7%,是歷年高點。

無雇主時代的來臨,將會如何改變職場?

當公司正職工作職位變少,年輕人也喜歡用較自由的方式接案,公司會去修改組織設計邏輯,以混搭公司內外的人才。

過去,公司是用職稱來劃分工作職務,未來,將推出更多的「工作內容專案」以區分勞務,快速媒合工作者。

比如,品牌廠商想要深化數位行銷,以前的聘用邏輯是招募一組行銷團隊;現在,公司可細分工作內容,比如「拍攝數位廣告」、「舉辦消費者活動」,在人力平台找到更專業的自由工作者,然後讓這些人與內部的專案經理合作。

把工作內容重新切分定義,已成為趨勢。國內一家日系零售商,最近就在研擬發包相關政策,開始切分工作內容,讓員工能認領自己喜歡的工作,額外按件計酬,未來也不排除與外部人力合作。

該公司總經理觀察,不少年輕員工,擁有美術、拍片等專長,卻受制於原本職務框架,公司無法給予相應機會和報酬。他認為,「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主應該打破既有思維,懂得彈性運用人力配置。

企業文化崩解!

頭銜無用,員工不再假動作

當公司聘用大量自由工作者,甚至更極端的,讓旗下員工都改為承攬制,過去企業標榜的文化和忠誠度,將受嚴峻考驗。

全球最大管理教育機構美國管理協會,對此感受尤深。2 年前,為迎合零工經濟趨勢,旗下大中華區域的顧問,全部從正職轉為按件計酬的承攬合作模式,如同美國既有做法。「一開始,雙方都很恐慌,我們害怕無法控管員工,員工害怕被我們掃地出門!」美國管理協會大中華區總裁高維新說。

他解釋,在轉型陣痛期,雙方都陷入過往的組織框架中,深怕失去彼此。但退一步想,隨著職場和薪資水平越來越透明,企業忠誠度早就崩解,就連最強調忠誠度的日本企業,也不再提倡死守在一家公司;相反的,如今企業更該關注的是,如何增加彼此信任度,促進彼此合作。

他們的做法是,將工作內容確實細分,例如,規定服務客戶的事前、事後工作,明定「好服務」的標準;在媒合顧問和評比成績的過程中,不談頭銜,只看績效。「對員工來說,公司是購買他的價值,不像以前僱傭制,可能會有人做『假動作』,現在一切很簡單,把眼前工作做好即可。」言下之意,過往許多企業內,藏有難解的人事陋習,如今員工得靠能力爭取薪水,他認為,這才是信任的基礎。

但他也坦言,這是雙面刃,為了搶到好工作,員工彼此關係可能更緊張,不適任員工,久而久之,被自動淘汰。

隱憂:不再學習!

勞資互動變少,組織難成長

長期來看,零工經濟帶來的深遠影響是,組織的學習驅動力恐怕停滯不前。

中央大學人力資源所所長王群孝解釋,企業的學習軌跡,多數是從領導者和員工之間的互動而來,這讓企業內部產生動態機制,可以一直演化變得更好。但當組織架構和企業文化崩解,隨之而來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創造出新的成長路徑。

王群孝認為,解決方式在於善用社群網絡。他舉例,台灣 Uber 司機、美食平台外送員都自主成立社群網絡,他們交換工作狀況、提升能力,還會約見面,滿足歸屬感,等於是在既有組織外,創造學習成長機會;當企業與他們合作,也將受益。

目前,多數企業面對零工經濟趨勢,還在起步階段。Google 旗下的自由工作者,去年發起抗議,認為公司差別待遇,讓外界反思:公司該如何與他們共處?一名管理顧問就提醒:「當公司只是把他們當成短期人力、甚至是偶爾拿來救火,他們的表現,也將僅是差強人意。」

未來,零工經濟發展到極致,企業的兩難在於,在享有彈性人力的優勢時,會不會反而要負擔更大的溝通和管理成本,喪失零工經濟的意義?

這場變革,仍在持續演化。對企業來說,得扭轉思維,重新思考人力配置和管理的新可能。而個人工作者也得更自律,懂得自我提升,避免被淘汰。未來誰能正視這場新時代帶來的風暴,才有機會是贏家。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68 期。

來源:《商業周刊》 166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