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李顯龍給台灣的啟示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07-04 16:27

【文 / 鄭文翔】

第 18 屆「香格里拉對話」(亞洲安全峰會)於 5 月 31 日至 6 月 2 日在新加坡舉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於峰會開幕式上,針對中美貿易戰、以及中美競爭下的國際態勢發表演說。檢視李顯龍在「香格里拉對話」中的主旨發言,首要目標雖然是在勸和中美,亦同時反映出區域格局正處在歷史性的劇變過程中。

身為一個華人居多、又與西方主流世界關係密切的國家,自李光耀開始,新加坡該如何處理與中美之間的關係,從來是新加坡身處大國叢林中的立國之本,同時李光耀與李顯龍父子處理大國關係的智慧,也成為新加坡以蕞爾小國、彈丸之地卻能持續在國際間有力生存的重要原因。

反觀台灣,同是處在中美夾擊之下,一樣位居重要戰略地位,卻未能像新加坡一樣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連帶造成二三十年來的發展停滯,不論藍綠執政皆然。細究其因,台灣沒有真正認清自身的角色,或許是最重要的因素。

中美之間左右逢源

在本次「香格里拉對話」中,李顯龍提到,中國大陸的成長不但改變了戰略平衡,同時也轉移了世界的經濟重心,面對這種情況,包括中國大陸自身與其他國家都需要做出調整以適應新局。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也應該維護既有的國際體系,證明它支持現存之國際秩序。

再者,即便中國大陸已然成為大國,但仍須以克制的方式展現實力,並按照國際規範行事。李顯龍特別以「南海主權聲索爭議」為例,認為中國大陸應按照國際法解決,透過外交途徑達成妥協,正視他國應有權利,而非訴諸武力威脅。

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各國也要去適應一個更具影響力的中國大陸,接受其會繼續壯大的事實,更要體認到「阻止中國大陸持續強大」是不可能的事,硬去阻擋更非明智之舉。特別是美國,必須做的調整最為艱難。然而,李顯龍認為最重要的是,美中必須能和他國合作,共同提升國際體系,從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才能更清楚並理解彼此應如何協調。

李顯龍的談話,不僅表現出其在中美兩強競逐下的國際社會中,不偏袒任何一方的悠然態度,也擺明其有意「以小和大」的和事立場,一方面呼籲各國正面看待中國大陸的成長;但同時也要求大陸應該融入世界體系、甚至要與美國共同合作,並希望美國也能做出調整。

事實上,新加坡自獨立起,就有感於幅員狹小,缺乏天然資源,想要永續發展,就要體認到現實。因此,李光耀過去即表示,新加坡的生存之道,就是要「讓強國和自己的利益感到相關」,換句話說,新加坡了解必須做到不違背眾強權利益,才有機會生存;而要做到這點,就不能夠一面倒向任何一個強權,因為強權之間往往存在衝突。

冷戰時期,新加坡擔心受到東南亞共產主義革命的擴張影響,因此與美國在反共目標上達成共識,雙方在安全和防務上的合作持續至今。另一方面,也由於與美國關係良好,新加坡進一步與其他世界大國相交,利用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成為世界航線的重要樞紐,為其經濟發展帶來助益。

不過,當中國大陸開啟改革開放後,新加坡也未忽略中國大陸的重要性,因此即使新加坡是東協中最後一個與中國大陸建交的國家,但兩者間的貿易與經濟互動仍經年累月地熱絡起來,自 2013 年起,大陸已成為新加坡的最大貿易夥伴。

可以說,新加坡用自身的實踐,持續對外傳達「小國典範」的理想型,即與美國維持著緊密安全合作關係的同時,並不牴觸經濟上擁抱中國大陸的選擇空間。此外,善理與陸、台關係,也是新加坡「小國典範」的另一個亮點。如新加坡在 1990 年與中國大陸建交後,依舊維持與台灣自 1975 年開展的「星光計劃」軍事合作,同時也在中國大陸「諒解」下,持續與台灣官方接觸,甚至多次扮演兩岸溝通的橋梁。

另一方面,新加坡「以小和大」的策略,並不意謂新加坡凡事只能委屈求和;清楚表達立場,但不站死立場,才是其中的關鍵。如 2016 年時,新加坡曾就「南海仲裁案」表示各國應接受國際法庭仲裁結果,當時的表態是站在美國一方,因此與中國大陸產生齟齬;但李顯龍 2017 年訪問中國大陸時,就明確表達「反台獨」的立場,讓雙方關係能夠和緩下來,這更顯現出新加坡在面對大國較勁時的彈性。

如同李顯龍在「香格里拉對話」開幕式中所提,中美兩國應找到具建設性的合作方式,同時也強調要求各國採用相同價值觀與體系是強人所難,人類的多樣性具有更大的力量。新加坡對中美雙方不一定維持等距,但絕不輕易倒向任何一方,成為新加坡能在中美兩強壓力下仍能如魚得水的重要原因。

台灣能學到什麼

相較於新加坡與中美兩強維持著緊密但不偏廢的關係,台灣的表現則有天壤之別。2016 年民進黨政府重獲執政權,蔡英文宣示要「維持現狀」,除了始終沒有承認馬英九時期的「九二共識」現狀,也從未講明所謂的現狀是什麼,以至於中共以蔡英文「未完成答卷」來嚴格檢視。

遲遲無法打開與中國大陸的溝通大門,讓民進黨政府在一通「川蔡通話」之後,轉身開始大走「唯美主義」。同一時間,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也有意打台灣牌,於是陸續通過《2017 年國防授權法》、《台灣旅行法》、《2018 年國防授權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等「友台」法案,這些舉措都讓民進黨政府對台美關係有更多的憧憬。

加上中美貿易戰正酣,短期內來看無法有效平息,美國更加強對台灣的「友善」力道,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批判中國大陸、讚揚台灣民主成就;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後,美國甚至還召回駐薩國、多明尼加大使與巴拿馬代辦,並十分罕見地發表聲明斥責中共干涉該區域。

此外,中美兩國的軍艦與戰機紛紛在台灣周遭航行與飛越、加以美國對台軍售看似更加明確、台灣的「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也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會面,都讓台灣認為美國已完全挺台,進而台灣也可更無「後顧之憂」去挑動兩岸的敏感神經。更別說今年 1 月 2 日蔡英文藉反擊習近平的《習五點》談話,被戲稱「撿到槍」,頻頻以國安之名,修法大力管制兩岸交往空間。

民進黨政府將美國視為其依靠,卻全然放棄了發展兩岸關係的可能性,不僅與新加坡的「和事精神」相去甚遠,也讓台灣本身暗藏了更多隱憂。民進黨過去抨擊國民黨將台灣的經濟全部倚賴中國大陸市場是有問題的,如今卻把台灣的國家安全與未來發展一股腦兒地交到美國手上,這又與國民黨有何差別?

更重要的是,國際政治中,每個國家都有其現實的國家利益,因此無論是經濟或國安,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內,都是充滿風險的。民進黨政府沒有意識到台灣其實只是顆「棋子」,無法主導美中台關係,一旦美中貿易戰危機化解,能否保證美國還會像現在一樣挺台?一旦川普下台,繼任的美國政府還會一樣挺台?

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即曾提出過警告,台灣若全然相信美國,恐將成唯一輸家,此即對台的警訊。再看看李顯龍的發言,大力勸和中美,其領導下的新加坡,則優游在中美之間,不倒向任何一方。台灣更應學著運用避險(hedging)策略,學習新加坡的手段,才能讓自己遠離險境。

 

來源:《多維 TW》月刊 044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多維 TW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