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三星、蘋果都搶著要這個台灣人!黃敏祐破解5G瓶頸 創台第一人奪小諾貝爾獎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06-29 11:53


文 / 譚偉晟

今年 5 月,一座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獎項,頒發給台灣博士生黃敏祐,讓外界不禁好奇,這個跳級讀博士的學霸,如何在 5G 領域創新突破,甚至做出連科技大廠都沒能達到的成就。


到美國前半年,我哭過一場,因為要準備博士資格考,又要發論文,我什麼都不會。」這是黃敏祐在美國唯一流下的眼淚。五年後,他硬是完成學士到博士之間的所有學習與訓練,今年 5 月,更站上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馬可尼學會青年學者獎頒獎典禮舞台,接受全球頂尖科學家的祝賀。

自清華大學電資學院以第一名成績畢業後,黃敏祐決定直攻博士,目前是全美排名前五大理工院校喬治亞理工學院的電機工程博士生。今年滿 28 歲的他,因為在 5G 領域的研究突破,成為馬可尼學會青年學者獎成立 45 年以來,首位獲獎的台灣人。過去包含 Google2 位創辦人、全球第 4 個 www 網站發明者提姆.柏納.李(Tim Berners-Lee)都曾得過該學會獎項的肯定。

用反饋系統加速無線傳輸

失誤率降、更省電力

談起此次獲獎的研究項目,也就是在 5G 超可靠度與低延遲通訊(URLLC)上的技術突破,黃敏祐解釋,「超可靠度,是目前的(5G)技術瓶頸。」談起當前 5G 發展的關鍵環節,黃敏祐指出,5G 為了達到高傳輸速度所採取的毫米波傳輸技術,大大增加訊號解析的難度。觀察業界目前的技術水平,光是硬體端的訊號處理,就要 30 至 40 毫秒時間,「更別說還要經過軟體運算。」

這樣的時延表現,對於自動駕駛這一類需要即時反應的連網應用,根本無法滿足對可靠性的要求。目前業界普遍嘗試透過演算法解決,對比之下,黃敏祐則是採用全新反饋系統,進行訊號自動偵測、校準鏈結,藉此將訊號處理效率倍數提升。具體來說,他將無線傳輸速度提高到接近即時的 0.001 毫秒,改寫世界紀錄。

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 Mary Ann Weitnauer 指出,黃敏祐的研究成果,比起現有的先進技術,有著數個量級上的提升。黃敏祐解釋,有別於演算法需要海量訊號去分析,「反饋系統不用太大量的資訊,幾個訊號進來,就可以自動處理,提供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不只是在處理速度上的提升,該技術能將訊號的失誤率從 8 至 10%左右,降低至 3%以下。由於不須像演算法大量消耗運算,因此在節省電力上也有不錯的表現,「電池持久度,可以好上 20 倍左右。」

這個創新,除了是黃敏祐對於實驗前理論推導的扎實訓練,他就讀清大時的電子學教授、現任科技部工程司司長徐碩鴻更相信,這與黃敏祐在清大電資學院的廣泛學習有關。

「敏祐讀的是電資學院,兩邊(電機、資訊)都要讀一點。」他並指出,黃敏祐的研究成果中,反饋系統與電機工程學的控制理論極為相關,而這個大學學程的基礎,成了黃敏祐能在資通訊領域創新的關鍵。

 

來源:《今周刊》 1175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今周刊》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