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當矽谷遇上底特律:一場未來汽車的青澀愛戀

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2015-03-25 21:40


特斯拉被視為未來汽車的象徵(圖:AFP)
特斯拉被視為未來汽車的象徵(圖:AFP)

美國科技業還沒有搶占的地方,似乎僅剩汽車業。然而,這種趨勢也將改變。


「美國人最愛的就是自己的汽車,汽車已成為全國性的性象徵。」福克納筆下人物 Gavin Steven 在長篇小說《墳墓的闖入者》這麼說道。

由於老美長久以來對汽車的著迷,你會認為矽谷應該老早以前就對汽車業摩拳擦掌。然而,真實情況是,人們對矽谷嘗試進軍汽車業,感到有些訝異。

自從個人電腦成為主流以來,矽谷便不斷創造或再造一堆新玩意兒,舉凡音樂播放器、手機、乃至電腦本身。首先是筆電問世,再來進化成平板。亞馬遜成功的將商城網路化、Netflix 及 Youtube 改變了人們的閱聽習慣。Google 的Nest 物聯網更極具野心,企圖改變人們的家庭生活。而蘋果也推出了智慧型手表,讓科技與時尚結合。

汽車業,成了尚未被科技業攻陷的一塊淨土。當然,賣手機及音樂播放器給孩子,與高價的、高度制式化的製造汽車,其本質上截然不同。然而,這也與歷史心態有關。

由內燃機及金屬材料結合而生的底特律,是矽谷崛起後,被取代的類比年代象徵。汽車是有些落伍,儘管它深受喜愛。

現在情況有所轉變。《TIME》報導,近幾年來 Google (GOOG-US)不斷開發自駕汽車,Uber 也開始研究相關科技。現在,連蘋果(AAPL-US)也來參一腳─它正進行著鋼鐵車計畫。對科技業來說,車子從智慧型手機的龐大載具,搖身一變,成為能從頭到腳由數位科技形塑的產品。

這樣的轉變,背後有幾個原因。其一,個人電腦、平板、手機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因此科技巨擘正想方設法,讓創造力有發揮空間。其二,汽車市場看來需要來個大改造。

美國車商通用,看來已從金融危機浴火重生,但美國人似乎已對開車這回事熱情下降:每位駕駛年平均里程較 1995 年下降 9%,年輕人里程下降的情形則更為嚴重。

科技業突然愛上汽車業,不得不提有「現代鋼鐵人」美譽的特斯拉(TSLA-US)創辦人馬斯克。特斯拉於 2003 年推出的電動車,背後意義深遠。它讓矽谷與底特律聯結,顯現出兩邊可以有相同的目標。

特斯拉的出現,讓自滿的汽車業出現警覺性。它顯現了科技能夠從根本顯現差異性,且如果車廠想要吸引年輕人,就必須從年輕人喜愛的科技這點下手。

很快的,你會聽見汽車業廠商提起「更聰明的汽車」,或是稱道路為「連結的網路」。

Google 執行長 Larry Page 表示,他對於無人駕駛車的興趣,來自道路的缺乏效率。道路不僅有致死風險,通勤者也在這浪費諸多時間。(其實塞車也沒差,這樣人們就可以在自動駕駛車上多看 Google 廣告了。)

Uber 也計畫透過自動駕駛汽車來降低人事成本,並希望能將這樣的技術應用在物流上。

最讓市場驚艷的,則是泰坦計畫。這台傳說中的蘋果汽車,幾乎無所不能。它同時是電動車,也是租賃廂型車。它也是一台自動駕駛車、一個收購特斯拉的嘗試。它也身兼偷渡蘋果 Car Play 到一般汽車的重責大任。

華爾街分析師認為,蘋果汽車很有可能誕生,一旦它真的橫空出世,矽谷與底特律的結合只是時間問題。

蘋果汽車的傳聞,讓市場競爭更顯激烈。上周,馬斯克指出,特斯拉將在今夏於產品上提供「自動導航」科技。Googe 也不甘示弱,表示其野心更大的自動駕駛系統,將能在五年內普及消費市場。

但根據《湯森路透》指出,最大的黑馬可能是三星(005930-KR)。它擁有汽車業大量專利,也對新世代車種的電池及油電系統相當有興趣。如果到最後變成了專利戰,三星能取得優勢,且三星也有造車歷史。

到頭來,可能是科技業嘗試與現存車商結盟。畢竟,不會有哪家公司對於進入低利潤的重工業深感興趣吧。許多汽車業主管對於從生產智慧型手機到變生產汽車的主意,多所嘲笑。但到頭來他們可能會大吃一驚,因為汽車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科技,誰又能比 Google 或蘋果更適合來讓汽車升級呢?

文章標籤

AFP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