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機構強推買入 六股成搖錢樹
鉅亨網新聞中心
#Schart#value=1value=601633value=1value=長城汽車/#Echart#
長城汽車(行情601633,問診):新品密集發布,盈利步入快速增長期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陳政 日期:2015-03-24
事件
公司披露2014年年報。
收入626億,同比10%;歸母凈利80.42億,同比-2.09%,EPS為2.64元。Q4收入200億,同比25%,環比40%;歸母凈利24.66億,同比20%,環比53%,EPS 為0.8元,每股分紅0.8元,同時公司正式公司新車H8將於上海車展期間上市。
簡評。
公司全年銷量73萬,同比-5%,其中SUV 占比達70%,單車均價提升17%至8.13萬,全年綜合毛利率為27.7%(Q4為26.52%),同比降0.91pct(Q4同比降1.48pct),主要因轎車銷量大幅下降及去年下半年多款SUV 投產初期利潤率較低影響。
費用率:全年三費率為9.23%,同比增1.2pct,主要受徐水工廠空轉及H8的影響(全年費用增加6.5億左右),剔除此因素影響,公司三費率與去年持平。
H8上海車展期間上市,拉開2015年新品大幕。
2014年H8連續兩次推遲上市,目前公司已確認問題徹底解決,預計將於上海車展期間(4月20日-4月29日)全國上市銷量,H8的上市將進一步提升哈弗品牌形象,為公司版面15-20萬價格區間的SUV 產品打下良好基礎。
H8的銷量預測:相比於同級別越野款H9,H8受眾更廣泛,且產品力高於H9,參考H9接近3000臺的月銷,預計H8穩態銷量將達5000臺左右。
除H8以外,公司后續還將上市Coupe C(Q2上市,匹配2.0T直噴發動機+6速雙離合變速箱)、H7(Q4)上市及部分改款車型(H2/H6的自動檔車型)。
預計今年新上市的H8/Coupe C/H7均在徐水工廠生產,基地產能利用率將顯著提升,有利於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現金流充沛,在聚焦SUV 產品同時,公司也在拓展產業鏈上下游,培育盈利點:合資設立的濱銀汽車金融已經於2014年下半年正式營業,提供消費/經銷商貸款;年內也成立了哈弗租賃公司,陸續在全國拓展汽車租賃業務。
投資建議。
SUV 市場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哈弗品牌在SUV 市場擁有較強競爭力,今年公司將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強勢產品周期,新品的密集投入將帶來公司業績的快速增長,維持公司2015-16年EPS至4.26、5.55元預測,維持公司“買入”評級,目標價60元。
用友網絡(行情600588,問診):扣非穩定增長,戰略推進順利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光大證券(行情601788,問診)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光大證券研究所 日期:2015-03-24
事件:
公司發布2014年報實現營業收入43.7億,同比增長0.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5億,同比增長0.4%;實現扣非后凈利潤5.18億,同比增長23.4%;實現扣非和扣除股權激勵成本凈利潤5.87億,同比增長35.7%。
分銷增多拉低收入增速,扣非利潤穩定增長:
公司收入同比增速只有0.3%,一方面跟宏觀經濟環境景氣程度不高有關係,另一方面重要原因是中高階產品的分銷比例加大。高階業務簽約合作伙伴102家,分銷業務增長116%。中端業務簽約伙伴646家,新增簽約伙伴218家。標準化產品支援服務(SPS)收入較去年增長102%。由於分銷比例加大,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可以得到較好的控制,兩項費用分別同比增長6.4%和9.3%。
戰略推進順利:
2014年是公司戰略轉型落地的重要開端,企業互聯網用戶數有了較大增長,暢捷通云服務平臺小微企業用戶數超過13萬;友金所平臺上線不到半年,平臺成交已近三億,注冊用戶超3萬,預計今年交易額超過12億元。
2015年是公司“企業互聯網”戰略推進的關鍵之年,將從產品迭代更新的重心向發展互聯網用戶數發展,企業用戶數將會有很大提升,這是用友軟件估值提升的重要基礎。2015年企業互聯網客戶有望超過80萬、2016年達到200萬。2015年公司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有望取得里程碑式的發展,公司未來有望直接參與銀行金融服務。
投資建議:
公司企業互聯網平臺上的用戶是高粘性活躍用戶,數據積累還存在進一步變現的可能,公司的估值將會從傳統軟件企業向互聯網企業看齊。公司成立戰略投資部,圍繞著戰略方向可能通過收購兼並的手段加快版面。預計2015-2017年EPS 分別為0.55,0.71,0.95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煙臺萬潤(行情002643,問診):顯示材料業務復甦,業績略高於預期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世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顧靜 日期:2015-03-24
業績略高於預期。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0.69億元,同比增長10.71%;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9,653萬元,下降22.11%,每股收益為0.35元,略高於預期。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8元(含稅)。
顯示材料業務復甦。2014年,收入占比為7成的顯示材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91%,其中上半年公司液晶單體及中間體收入同比增長2.44%,毛利率同比下降2.32個百分點至28.24%,下半年顯示材料收入同比增長46.51%,毛利率同比提升2.76個百分點至35.21%。主要得益於公司訂單的增長及年產 600噸液晶材料改擴建項目一期(400噸)項目於 2014年 10月 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計預計 15年將陸續釋放產能。下游TFT 液晶面板供應商營業收入增速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恢復,2015年1月收入同比增速為18%,預計公司該業務將繼續恢復增長。
環保材料定增項目是未來業績增長亮點。沸石分子篩項目已於 15年 2月初獲得證監會批準,將建設共計 5000噸/年沸石產能,作為催化劑載體用於高標準尾氣排放、石油煉制、MTO、MTP 等多個催化領域。項目為分部實施,分步投產,公司預計首次投產預計將在2016年下半年。達產后年均新增銷售收入 11.55億元,新增凈利潤 2.58億元,將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業績增長點n 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根據我們的最新預測,2015-2017年公司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近33%,每股收益(攤薄)分別為0.39/0.51/0.67元,對應3月19日收盤價(20.75元)的市盈率分別為53.72/41.31/31.68倍,考慮公司液晶顯示材料業務復甦,環保材料前景良好,實際控制人中節能集團是第 1批 6家改革央企之一,未來具有國企改革預期,可給予一定的估值溢價,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項目收益低於預期;下遊客戶開拓市場風險。
興森科技(行情002436,問診):PCB樣板龍頭,積極版面半導體材料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西南證券(行情600369,問診)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李孝林 日期:2015-03-24
投資要點
國內PCB 樣板龍頭。公司主營PCB 樣板和小批次板,同時提供CAD 設計和SMT 貼裝輔助服務,是我國最大的專業PCB 樣板制造商。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通信、工業控制和醫療電子、計算機、國防科教等領域,客戶包括華為、中興、通用電氣醫療、中國航天、比亞迪(行情002594,問診)、德爾福(中國)、海康、大華、大疆等近4000家優質企業,基本覆蓋各領域的龍頭企業。未來,公司將持續提升產品結構,擴大中高階PCB 樣板出貨占比,進一步提高收入規模和盈利能力。
宜興基地小批次板放量,盈利持續好轉。公司上市以后,為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以及應部分PCB 樣板客戶需求,加大了對PCB 小批次板業務的投入。宜興生產基地定位中高階PCB 小批次板,設計產能50萬平米/年,達產后年銷售收入12.7億元,凈利潤1.45億元。宜興基地在2014年調整部分管理層后,盈利狀況已經得到明顯改善。后期,隨著宜興基地產能的持續釋放和產品結構的升級,將推動公司業績持續高增長。
切入半導體材料領域,帶來中長期成長空間。公司基於在PCB 樣板領域的技術積累,借鑒全球IC 載板龍頭企業的成長路徑,切入了市場空間大且國產化尚處於起步階段的IC 載板領域,提供了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轉型方向。公司IC 載板自2014年三季度試量產以來,目前進展順利,良品率穩定在80%,產品以中端CSP 及BGA 基板產品為主,客戶主要包括華天科技(行情002185,問診)和三星,后期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產品將向高階FC 基板發展,盈利能力也將明顯改善。同時,公司通過參與大矽片項目,進一步提高了公司在半導體領域的影響力。
估值與評級:預計公司2015-2016年的EPS 分別為0.94元和1.45元,對應PE 分別為44倍和28倍。考慮公司作為國內PCB 樣板龍頭,宜興生產基地盈利逐步好轉,IC載板產能逐步釋放,軍品業務持續發力,經營前景向好,首次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宜興生產基地產能釋放不及預期的風險;IC 載板項目進展不及預期的風險;產品價格下跌的風險。
硅寶科技(行情300019,問診):公司進入有機硅室溫膠調結構的轉型期,未來看工業膠持續發力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郭荊璞 日期:2015-03-24
事件:
公司發布2014年年報,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9億元,同比增長18.2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8006.55萬元,同比增長14.22%,折合每股收益0.49元,同比增長13.95%。2014年度公司利潤分配預案為:以2014年末總股本1.63億股為基數,每10股派送現金2元(含稅),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10股,轉增后公司股本為3.26億股。同時,公司預計2015年一季度公司將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為1020萬元-1220萬元,同比增長0-20%。 點評:
公司進入有機硅室溫膠調結構的轉型期。2014年,公司有機硅室溫膠實現銷售收入4.7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26%, 占公司總收入的87%,其中建筑類用膠和工業類用膠收入貢獻約為4:1,工業膠銷售占比逐年上升。建筑用膠方面,受國家房地產政策宏觀調控影響,房地產發展速度有所放緩,但公司通過鞏固商業地產市場占有率,深入拓展民用裝飾市場, 實現了建筑類用膠13.85%的增長。工業類用膠方面,2014年實現營業收入9366萬元,同比增長45.16%,特別是電力環保用膠領域,隨著國家對大氣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及公司新型防腐環保產品的成功推出,電力環保用膠銷售實現大幅增長,較上年同期增長70%,成為工業膠業績增長的最大亮點,車燈膠產品繼續保持國內車燈第一品牌,並已成功實現與合資品牌配套,銷量開始逐步提升,其它領域如電子電器、新能源領域,隨著行業逐漸復甦,銷售回暖,銷售較上年同期也有明顯上升。 硅烷偶聯劑業務和設備制造業務處於行業調整或轉型階段,尚未對公司利潤產生明顯影響。目前, 我國房地產行業高速增長的勢頭已經結束,對有機硅建筑密封膠的需求將進入溫和增長期,公司的建筑密封膠業務占比很大,將進入產品結構調整的轉型期,未來看工業膠持續發力。
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可能性較小。2014年公司實現銷售毛利率32.62%,較上年同期下降0.48個百分點,其中建筑類用膠實現銷售毛利率31.43%,較上年同期下降0.39個百分點,工業類用膠實現銷售毛利率51.40%,較上年同期下降2.01個百分點。公司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為107膠和硅油,占成本比例在50%以上,但因上游產能飽和,競爭充分,目前尚未看到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公司已對上游供應鏈進行持續優化,就近培育了多家優質原材料供應商,在提高公司對原材料的議價能力的同時有效減少了庫存占用率。
室溫膠市場占有率仍將提升。公司全資子公司硅寶新材料5萬噸/年有機硅密封膠及配套項目進展順利,一期工程已經交付使用,設備及生產線安裝已完成。二期工程建筑主體已完成驗收,隨著硅寶新材料項目的建設完成,公司將根據市場拓展情況將現有產能由3萬噸/年逐步擴展到8萬噸/年,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將得到明顯提升。未來公司將依托技術優勢,
拓展毛利率較高的工業用膠應用領域,提高其銷售占比,毛利率或將有所上升。同時,公司公告擬以自有資金4000萬元設立硅寶投資,未來依托該投資管理公司為平臺,擇機與其它投資公司或券商合作,進行對外投資,加快並購步伐,整合行業資源。
盈利預測、估值及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5~2017年銷售收入分別達到6.80億元、8.79億元和10.60億元,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9438萬元、13242萬元和17691萬元,2015-2017年攤薄的EPS 分別達到0.58元、0.81元和1.08元,對應2015年03月20日收盤價(23.45元/股)的動態PE 分別為41倍、29倍和22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因素: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升、新建產能投放不達預期。
加加食品(行情002650,問診):高階占比提高,大股東參與定增帶來增長動力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海通證券(行情600837,問診)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馬浩博,聞宏偉 日期:2015-03-24
公司公布2014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16.85億元,同比增長0.40%;實現歸母凈利潤1.33億元,同比下降17.91%;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28億元,同比下降13.30%;EPS為0.29元。4Q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2億元,同比增長4.36%;實現歸母凈利潤1929.31萬元,同比下降63.15%;EPS為0.04元。股利分配方案以2014年12月31日的公司總股本4.6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
公司2014年綜合毛利率為29.97%,較去年同期增加2.74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主營業務中高毛利的調味品銷售收入增加。公司2014年銷售費用率為13.80%,同比增長2.83個百分點;管理費用率為5.28%,同比增長0.65個百分點;財務費用率為0.09%,同比增長0.78個百分點。公司凈利率為7.89%,較去年同期下降1.67個百分點。
我們認為對比海天和中炬高新(行情600872,問診),加加凈利率提升空間較大,同時加加依舊會通過高毛利率的大單品提升毛利率,高階醬油“原釀造”和原有高階產品“面條鮮”,兩款高階產品收入占比達到13%。醬油毛利率36%(同比增加0.98個百分點),醋的毛利率42.8%(同比增加1.2個百分點)。低毛利的糧油業務占比下降。但費用投入短期難以下降,受制於宏觀經濟需求不振以及單品還未體現規模效應,短期凈利率提升難度較大,中長期隨著競爭格局優化,盈利能力改善空間可以期待。
本次增發預案為向大股東卓越投資發行4233萬股,增發價不低於10.63元/股,募集4.5億元,現金認購,鎖定3年,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大股東發行前持股40%,發行后持股45%,同時加加大股東股權質押比例較高,融資成本不低,股價上漲動力充足,按照每年10%資金成本計算,三年解禁后成本不低於14元,同時募集資金大概率會外延並購,但調味品企業普遍規模不大估值不低,並購難度也較大,不宜預期過高,也不排除其他食品行業並購的可能。
盈利預測與估值。我們預計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別為0.33/0.37/0.43元,給予2015年45xPE,對應目標價14.85元,增持評級。
主要不確定因素。行業競爭加劇、高階產品推廣不達預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