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瘦用一套數位體驗之旅 逆轉65年首虧損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03-09 12:33
文●李玟儀
時間回到 2017 年,上市鞋業阿瘦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年度結算淨損 6 千萬元,創立 65 年來首見虧損。
「如果我們不投資數位,(2017 年)是不會虧損的。」阿瘦總經理郭欣怡表示。
郭欣怡在 2016 年剛接任這家老牌鞋業的總經理。在她接任這一年,營收已連 3 年下滑,品牌業者最為在意的 VIP 會員回購人次也以 2 位數逐年下滑。
2014 年起,252 間門市,5 年內剩 160 家,營收衰退 38%。
「會這樣,一定是有些事情錯了,」第一份工作就在阿瘦,和這家企業走過 4 分之 1 世紀的「阿瘦寶寶」郭欣怡坦言。
抉擇一:重建消費體驗
推足測試,帶動 4 階段旅程
2016 年阿瘦成立跨部門數位小組,決定加速數位轉型。
「首先你要知錯,然後認錯。」郭欣怡檢討,從店員與顧客對話,及客服中心電訪資料中,她抓出 2 個問題:一是店員對顧客照顧不夠細緻;二是顧客需求變更多元,卻沒能即時反應。
認錯第一步,是從顧客體驗觀點,改善日漸下滑的品牌力。
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上的阿瘦新型智慧店裡,店員正在向消費者詳細解釋「動態足壓測試系統」,指導消費者把腳放入量測機器,機器分析消費者步態,有扁平足?走路施力不平均關節難受?資訊系統告訴你問題出在哪裡。「半年後可以再來店裡追蹤喔!」店員笑咪咪的對消費者說。引入系統不到 1 年,平均客單價與未導入之前相較,成長 25%。
阿瘦不是第一家導入足壓量測的鞋業品牌,不過相較其他品牌只是小規模測試,阿瘦與工研院、慧誠智醫合作,短短兩年就將系統推廣到全台店面,迄今逾 2 萬名消費者體驗。
表面看來,它只是在店頭引入一套數位工具。但事實上,隱含了希望藉此重建顧客體驗旅程(Consumer journey),讓消費者回流的企圖心。
傳統「顧客體驗」談的是客戶接觸產品或服務的感受;然而,數位競爭環境下的顧客體驗,將品牌與客戶之間的互動關係視為「旅程」,企業與顧客互動的每一個接觸點所引發的感受,最後會累積成顧客體驗,影響顧客最終是否埋單。
想要體驗的消費者,第一步是上網預約;第二步是到店體驗,如果他們買了客製足墊;接著就是第三步,客服中心會去了解顧客滿意度;第四步,則是半年後的定期追蹤,邀請消費者再回店測試。郭欣怡解釋,每一步都是在創造顧客「接觸點」。
抉擇二:不打折扣戰
線上下服務串聯,包圍客戶
顧客體驗旅程概念,對於實體通路起家的品牌格外重要。在網路消費發達的今天,消費場景早已線上線下融合,品牌必須從消費者的立場思考,到底在虛實通路之間,什麼會觸動他們的興趣?
可是,要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顧客體驗旅程,還必須重整所有與消費者的接觸點:官方網站、電商平台、店面服務人員、客服中心,每一環都必須與消費者緊密扣連。
「我不希望做傳統電商。」郭欣怡表示,電商商品同質性越來越高,最後就是淪落比價格、比送貨速度。因此,即使是在 Momo、PChome 等大電商平台上,也盡量維持「線上百貨公司品牌銷售點」概念,不打價格戰。去年則重新將官網改版,希望有更多會員來自家通路消費。
不過目前為止,阿瘦消費體驗串連還不算完整。舊會員僅 10 分之 1 到店體驗服務。「我們的推廣還要再努力,」郭欣怡說。
抉擇三:數據串接市場
用資料描繪顧客樣貌才重要
但對阿瘦來說,打造顧客體驗旅程最困難的,還是數據和資訊基礎工程。
「你能不能從服務顧客過程中,探求明天能為他做什麼,這樣顧客才會真的感到滿意。」郭欣怡解釋,足測服務只是第一步,他們鼓勵顧客每 3 個月回來調整鞋墊,同時再做一次檢測,搭配經優化的門市銷售時點情報系統(POS),記錄顧客的足部壓力狀況與生活習慣,再利用這些數據推測顧客喜好與需求,日後也可提供客製鞋服務。
2016 年迄今,已投入上億元,約年營收逾 6%金額,進行 POS、顧客關係管理系統與決策管理平台 3 大資訊系統建置與數據串接。然而,執行速度緩慢。例如,POS 建置逾 1 年半還沒有真正完成。
「因為我們做出來的 POS,不是一個結帳機器,而是一個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的機器,」郭欣怡解釋。
國際品牌執行數位變革,無不回頭整合資訊系統與數據串流,讓經營重要環節與市場脈動緊密連結。如果做不到這點,阿瘦拿到的 2 萬多名客戶資料不會產生太大效益。
「我們發現,淺層的資料分析是不夠的,比如大家都有會員資料庫,可是怎麼樣進行多維度的會員分析?」郭欣怡解釋,阿瘦早就有商業智慧系統,但分析出來的數據完全是過去的歷史資料,如果不利用大數據,就無法進行預測、描繪會員樣貌。
但是,台灣典型中小企業既有的人才組成與組織能力,都很難支持數位變革。
組織變革,最難的是執行
給方法、獎勵讓員工有共識
「是會有人說,做那麼多,(營收)還是沒有起來;」「真的很讓人流淚。你想想,光是剛開始要溝通觀念,要花多少時間?」郭欣怡坦言,執行力是最大挑戰。
例如,導入足測服務初期,總部要求店內必須留一條 6 公尺長的通道空間,提供顧客直線行走測試,就有一位資深店長,堅持按照自己方式做陳設,再回過頭來,告訴總部督導:「足測服務沒有用。」
為說服門市員工,郭欣怡親自到各店示範,直到半年後,所有店長才都願意改變。她說,變革過程有 3 個關鍵:一、改心態,要讓員工有共識,這是對顧客健康有益的事情;二、給方法,落實足測、教育訓練的知識架構與門市布置的方法。三、有獎勵,不只給獎金,更要讓表現優秀的員工在店長大會上被獎勵。阿瘦也與北醫學分班合作開課,還建置線上影音教學系統,讓公司由上到下,都能搞懂足部健康知識、更熟練科技工具操作。
郭欣怡認為,過去 4 年布局數位變革,今年要開始看到成效。除了客單價提升、會員回流,去年前 3 季轉虧為盈,今年整體業績可望反轉。
「她是使命必達的類型,說要做就鐵定要執行到家!」慧誠智醫總經理余金樹觀察。
阿瘦策略願景,是要結合實體通路與數位數據能力,變身為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掌握現代社會的足部健康商機。它會成功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刊登於《商業周刊》1634 期,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來源:《商業周刊》 1634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