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中國面板廠擴產沒節制 一定會供過於求
鉅亨網記者李宜儒 台北 2015-12-01 18:13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右二)接待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左二)。(鉅亨網記者李宜儒攝)
鴻海(2317-TW)董事長郭台銘今(1)日親自接待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來訪,針對兩岸 面板產業,郭台銘表示,中國面板廠持續擴產,如果中國沒有節制地蓋下去,一定會over supply;台灣的面板技術目前雖然還是超前,但還是希望中國讓台灣在高階面板有些優惠。陳德銘承諾會相關問題帶回去討論,但現在比較複雜的是,「兩岸的談判往往是你的強項,遇到我的弱項」。
郭台銘說,此次會面且已經利用最好的時機向陳德銘反應,且對方也答應回去會協調,雙方面板產業要怎麼合作。
群創(3481-TW)總經理王志超表示,談判是整個包裹一起談,因此不是只有面板,還有農業、工業產品綁在一起談,因此勢必有些農業產品要開放,不過因為擔心會衝擊台灣的農業,因此內容的協調,也就被卡住了,就目前看起來,並不是中國方面不願開放面板,而是項目要調整。
王志超指出,台灣面板這幾年來在中國市場失去了先機,一開始中國很鼓勵台灣廠商到中國設廠,不過台灣政府要求要N-1、N-2,因此先進世代無法過去,不過在此同時,韓國卻已經先進去中國設面板廠了。現在大家關注說,中韓FTA有關面板的關稅調降,是前八年不降,第九年才開始降,因此對於台灣面板的衝擊還有幾年的緩衝期。
王志超說,事實上不是這樣,韓國兩家面板廠早就在中國有設廠了,而友達(2409-TW)跟群創在中國的面板廠是比較低階的,因此當中國面板廠崛起的時候,但基本上還是比較低階,因此取代台灣面板市佔率的,不是中國廠商,而是韓國廠商,因為他們製程比較高階。
王志超表示,這點也已經跟陳德銘會長反映了,原本中國希望可以培植自己的面板廠,不過就結果來看,真正得利的卻是韓國廠商,因此希望台灣政府不要光看中韓FTA,而是要看現在台灣面板廠要跟中國、韓國競爭高階機種的基礎,因此貨貿談判的速度還要更快,而不是只要比中韓FTA就好,這樣是不夠的。
王志超指出,華映(2475-TW)現在已經遇到競爭力的邊緣,所以開始放無薪假,這不是面板廠可不可以撐八年的問題了,這幾年就是台灣面板廠的關鍵,如果不能很快地談下來,如果台灣面板不好,影響的的產業鏈層面就會更廣了,包括出口及GDP等,希望政府要快一點。
郭台銘說,台灣過去因為戒急用忍、或是N-1,這些政策已導致中國整個面板業後來居上,但台灣現在還有一些技術領先優勢。如果不想辦法拿掉5%關稅,雖然韓國還有7、8年時間,但是韓國廠商在中國當地有廠,因此台灣高階4K面板在中國的市占率,在今年下半年就已經開始流失,市場被韓國廠商拿走。
郭台銘指出,群創有6萬多人、友達也不少,加上還有材料廠商等上下游供應鏈,無薪假對華映來講只是一個開始,雖然不能說一定撐不過,但會非常非常辛苦。郭台銘說為,不管誰來當下一任領導人,面對的都是經濟問題,尤其是台灣產業結構的調整,服貿、貨貿等兩岸貿易談判。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