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農林女董座,要把手搖茶紅利留在台灣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9-02-06 15: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台灣農林公司董事長林金燕。(圖:商業周刊)

文●呂晏慈

屏東內埔,占地 717 公頃、相當近千座足球場面積的老埤農場,一群工人正拉著黑色塑膠管,鋪設在剛移植的茶樹新苗旁,不一會兒,管線的微細滴孔流出涓涓水源,如打點滴般,精準的滴灌在每株茶樹的根部。

2015 年,上市公司台灣農林以近 40 億元,標下台鳳位在屏東的這處農場,將原本種植鳳梨的田地改闢為茶園,預估 2023 年,將可年產 3 千噸茶葉,約是全台茶葉進口量 10 分之 1,不但是全台最大單一面積茶園,如今更正進行一場台灣茶產業前所未見的智慧化實驗。

越南搶市,台灣茶沒落

農林失最大茶商光環,改賣地求生

「我們是第一個將以色列這套滴灌系統,運用在種茶的業者。」農林茶葉處處長鄧志民指著茶樹旁的黑色塑膠管說,光是導入智慧化與機械化,就又投入 20 億元設備經費。

購地成本加上智慧化設備共 60 億元,但農林資本額不過約 79 億元,這筆投資,是 13 年前接任董座的林金燕一場豪賭,也是茶產業轉型不得不然的選擇。

創立於 1899 年的農林,是百年製茶廠,半世紀前,曾是台灣最大的茶葉生產商及出口商,但後來受到越南等茶產區低價競爭,失去出口競爭力,逐漸轉型為土地開發商,主要靠出售土地及收租獲利。

13 年前,林金燕接任董事長時,農林公司僅剩 2 公頃茶園,負債比高達 58.3%。她回憶,當時農林處於低谷,當務之急是調整體質,賣掉閒置土地、並讓廢耕茶園復耕。

2014 年,茶園面積雖陸續增加到 83 公頃,但產能仍有限,眼見罐裝茶、手搖茶等商用茶葉的內需市場持續成長,台灣每年茶葉需求缺口高達 3 萬公噸,得仰賴進口茶,「所以,當我聽到老埤農場要賣,簡直喜出望外,」林金燕說。

不過,當她在董事會上提出這個構想,反彈聲浪四起:屏東那麼熱,能保證種出好的茶葉品質嗎?打商用茶市場,比得上越南、斯里蘭卡的低價茶葉嗎?缺工那麼嚴重,上哪兒找這麼多採茶工人?

女董座用新科技復耕茶園

拿數據證明,缺工、品質不是難題

這些問題,基層出身的林金燕當然清楚。召開董事會之前,她已先調查農場地質條件,不管是酸鹼值落在 PH4,5 到 PH5.1 之間、有機質含量約 3.5%,或排水狀況,都符合栽種茶樹條件。缺工問題,則決定導入智慧農業,並在苗栗、桃園等地的農林茶區,進行滴灌技術種茶的小規模實驗,且成本具備和進口茶葉一拚的競爭力,有其可行性,董事會才放行這宗投資案。

截至 2018 年底,農林已在老埤農場內可供栽種的 470 公頃面積內,種植超過 300 公頃的茶樹,預計 2019 年底將完成全區栽種。

鄧志民指出,傳統種茶仰賴高度密集勞力,這是為什麼全球主要茶葉產區,都在越南、斯里蘭卡等低工資國家,缺工成為台灣茶園經營最大隱憂,因此,若想把茶產業留在台灣,朝機械化與智慧化轉型,是一定得走的路。

大數據除蟲害、機械種茶苗

全球首個茶園滴灌系統,省一半肥料

在機械化方面,有別傳統茶園,受限栽種面積小或地勢高低落差大,須靠人工巡田、採茶,老埤農場導入大型農機。以將茶苗種到土裡的移植作業為例,過去八人一組,一天最多栽種 2 千 4 百株茶苗;現在改用移植機,同樣 8 名人力,種植株數可增加 10 倍。

智慧化則是運用在茶園的田間管理,與全球最大自動化滴灌設備公司以色列 Netafim 聯手,導入智慧化解決方案,透過每公頃布建的 1 萬 4 千個滴孔,除注入茶苗所需液肥與水源,更可精準到算出每株茶樹每天需喝多少水,相較過去大面積灌溉,省近 70%用水、50%肥料使用量。

搭配的還有建置 6 座微型氣象站,監測不同地塊的溫濕度、雨量與風速等大氣資料,一遇下雨,滴灌裝置便自動停止供水,避免浪費水源。此外,透過土壤感測器,監控土壤濕度、溫度及電導度(影響植物吸收水分及肥料的參數),系統可自動分析每個地塊最適栽種條件。

此外,也出動無人機巡田,白天拍攝田間空拍照傳回雲端,供管理者判斷哪塊農田可能出現病蟲害;到了晚上,再換具噴藥功能的無人機上場除蟲。每個地塊噴藥紀錄,都會匯入資策會開發的「神農知識管理平台」,以此安排採收時間,確保採收的茶葉不會有農藥殘留。

田間智慧管理系統

降人力成本,還能客製風味茶

資策會還替農林開發田間派工 App,透過手機打卡上工,哪位員工曠職或超時加班、每組工班各自進行什麼工作都即時回傳。每塊田區生產進度一目瞭然,並和神農知識管理平台串接,成為田間管理的 ERP 資源計畫系統。

華剛茶葉執行長杜蒼林認為,製茶成本六成是人工費用,農林靠智慧化管理降低人工費用,加上大規模栽種,確實具成本優勢;至於屏東平地雖氣溫較高,但只要不是烏龍茶系列,選擇種植大葉種的茶葉品種,品質亦能滿足商用茶之需,若順利量產,在鄰近產茶國家還沒追上智慧化轉型前,頗具市場競爭力。

目前,老埤農場陸續收成阿薩姆(台茶 8 號)、金萱(台茶 12 號)、紅玉(台茶 18 號)及四季春等,共 7 種茶葉品種,打進連鎖茶飲店 CoCo 都可的供應鏈。

不只產茶,製茶、賣茶,智慧農業也能幫上忙。

有別於其他農作物,茶葉採摘之後,還要經發酵、拼配等製茶過程,才能展現風味,但每批茶葉生長條件不同,商用茶卻須一致性風味,過去是靠老師傅逐批把關,未來則可交由大數據代勞。

鄧志民說,2 年後老埤農場內的製茶廠建好後,搭配田間大數據,農林將有能力進一步做到,把不同品種、不同產季採收的茶葉,透過儀器分析其風味形成的參數,建置數據庫,做為拼配調茶依據。一來,可以提供商用茶客戶,客製化且品質穩定的茶業供應;另一方面,透過大數據整合產銷兩端,更能滿足需求快速變化的手搖茶品牌客戶。

茶業改良場課長蔡憲宗認為,農林能否如預期,8 年內讓這筆投資回本,變數仍多,特別是製茶流程的數據管理,因為台灣目前沒人做過,仍須付出一定的學習成本,但這座智慧化茶園,確實有機會帶來台灣茶產業的革命性創新。

 

來源:《商業周刊》 1629-1630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