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競爭」升溫 貿易戰拖久對台愈不利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8-12-21 14:15
文 / 邱莉燕
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開打及逐漸升溫,連帶也影響海峽兩岸局勢。美國史學家科特金(Stephen Kotkin)直指,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最高者已非朝鮮半島,在中美貿易戰角力下,台海陷入新危機,台灣就是這個風險區的震央。
第 16 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夜場演講暨座談」,特地以「中美貿易戰與台海新情勢」為主題,邀請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擔任主持人。論壇開始前,特別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前常務副院長巫和懋,以及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名譽教授蘇起發表演講,同台分享中美貿易戰影響全球景氣、中國大陸及兩岸局勢的觀察。
主持/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盛治仁
與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前常務副院長 巫和懋;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名譽教授 蘇起
以下為演講的精采摘要:
巫和懋:川普不可預測 是貿易戰最大變數
用賽局框架來分析,要問美國為誰在打貿易戰?為什麼不能調和利益?中美之間的衝突點到底是什麼?
貿易逆差取決於一個國家儲蓄和投資的差額,美國的總體儲蓄少,是很難改變的事,中美雙方再怎麼打貿易戰,對解決貿易逆差效果不大。
過去 20 年以來,全球化跟技術革命深刻改變了美國社會。全球化後工廠移出美國,投票給川普的人主要分布在鐵鏽帶,像底特律等地的工廠都移走了,貧富差距很大,工人找不到比原來更好的工作,積怨已久。
全球化誰獲益?大公司。技術革命過程中誰獲益?加州、波士頓。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貧富的差距是民主黨沒有在上次總統選舉勝利的原因,川普是根據這樣的名義登上總統大位。
川普為誰在打貿易戰?是為支持他的藍領工人。他的政策很清楚,遏止美國中產階級衰退,希望創造更多的就業,能夠把製造業帶回美國。
政見要一一實現,所以打貿易戰在川普上任後,形成不可逆轉的趨勢。
5 月 19 日美國與中國發表聯合聲明後,美國看到中國大陸的底線,美國想再要多一點,5 月 29 日又提出新的加徵關稅,這是川普戰術的使用,他是賽局戰略的高手。
川普相當不可預測,這點在中美貿易戰的未來發展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民主共和兩黨非常支持美國制裁大陸的中興通訊,據我的解讀,現在貿易戰的目標慢慢在擴大中。兩黨對中國的負面觀感,從來沒有如此一致過,雖然給中興通訊放了條生路,卻也讓川普更有信心。
針對貿易戰,美國有三個層次的訴求,第一是減少貿易逆差,增加美國製造業的就業機會。第二是美國 301 調查報告出爐後,要求保護智財權,要求公平的貿易環境,要求中國減少對產業的補貼,這是產業實力之爭,希望能夠打消「中國製造 2025」。第三是攻擊中國大陸的整體制度,美國在川普上任後一連串的做法,演變成中美間制度抗衡的新全球格局爭鬥。
2018 年 3 月後,大陸發生非常多變化,從小學到大學的老師規定要去看《厲害了,我的國》這部電影,片中講述中國大陸這幾年偉大的成就,4、5 月後情況改變了,《厲害了,我的國》停止播映,也減少部門間討論「中國製造 2025」。
打這場戰,美國能用的策略不少,最重要是取得道德訴求的高度。301 調查報告引起歐盟日本很多國家的共鳴,紛紛要求中國採取更公平的貿易、更平等的產業進入準則。
中國這方的籌碼比較少,從美國進口總量只有 1300 億美元,所以中國非常快速提高出口退稅,盡快鼓勵外資進入,同時降低某些產品的關稅。中國國務院出版新的白皮書,針對美國 301 調查報告逐點反駁,希望在道德訴求上能扳回一城。
貿易戰的演變,是關稅課徵不斷加碼,從經濟層面慢慢擴展到更多方向。美國發言指稱中國干預國內選舉,9 月 30 日在南海軍艦對峙,貿易戰愈來愈升高,超乎經濟、產業實力,已到了整個價值體系之爭。
多次談判 無法達成協議主因?
雙方多次談判,為何至今無法達成協議?
一是川普的戰術運用,因為中國大陸已在 5 月 19 日同意減少貿易逆差,美國趁機要求更多,要求中國不能再推行「中國製造 2025」,要求中國大陸對美國的加徵關稅不可以採取任何報復行動,並立即撤銷向 WTO 提出對美國的控訴,未來美國監督中方若有任何不符合協商內容之時,美國隨時可以再加關稅。這些對中國是難以接受的要求,導致協商停頓。
目前看來,貿易戰沒有停止跡象,我的看法這是因為對美國的負面影響還沒出現,所以美國對中國大陸強硬的態度沒有軟化,對中國大陸的負面情緒有多大,這場戰爭就會打多久。
對中國大陸,目前是自 1978 年改革開放以來最艱難的時刻,中國正在做結構改革,去槓桿、去庫存,在這個情況下打貿易戰,對中國非常不利。所以目前是內外交迫。
貿易戰對中國並非完全是壞事,打醒了中國一些自大的美夢,中興通訊案讓大陸完全了解自己的產業實力沒那麼強,去除浮誇宣傳的大國思想,中國大陸到目前貿易戰的回應是隱性節制,這是好事,讓中國回頭看清自己的弱點,改進在產業和金融的弱點,重新進行中國經濟的整治。
以一座冰山來比喻中美貿易戰,上面是貿易逆差之爭,浮在冰山下的是產業實力之爭,再下面是體制與價值之爭。
面對冰山,中國這條船要小心駕駛,閃避同時改變自己的體質。對中國是短空長多,對美國來說,應該謹慎使用貿易戰這項手段,因為目的不一定能夠達成。
蘇起:美中關係質變 帶動「四海連動」
眼下國與國的關係,我用「三個前所未見」描述。第一個前所未見是現在的美中關係,兩國從 1949 年起共同對抗蘇聯,到 1971 年的經濟交往,交往 20 餘年美國覺得吃虧了,心態轉變成 2017 年的競爭。對美國人而言,競爭並不是不好的話,競爭也是好事,意思是大家不要怕。
第二個前所未見是,當兩個大國關係的本質改變時,四個熱點同時出現,亦即東海、南海、黃海(指北韓)、台海的「四海連動」,美中在這四區域都有競爭,很熱鬧。
第三個前所未見,則是所有國家均採取修正主義。修正主義是當年蘇聯罵中國共產黨的話,美國現在拿來罵俄羅斯、中國、伊朗都是修正主義國家。其實,美國才是最大的修正主義國家,多邊雙邊政策都改。大陸也是修正主義,在習近平上台後,把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改成積極作為。
這三個前所未見加總一起看,會發現東亞不一樣了,四個熱點燒起來了,每個國家都在調整政策,結果就是各國的合作減少、協調減少,然後競爭增加、中美兩邊壓寶增加、不確定增加。
不確定性增加有點老生常談,但現在不知道未來怎樣。我的第一個建議,媒體消息很多,消息隱藏著基本面的線索,更重要的是解讀基本面。
美國內部紅藍對立 對中意見分歧
其中一個基本面是對美國政局的認識。現在美國政界出現我從來沒有看過的現象,上下分歧,白宮跟國防部等行政體系不像以前同心協力。
我曾經問過一位美國官員,白宮長官向你們徵詢意見?他答說白宮長官把我們當「Siri」(人工智慧助理軟體),只問很基本的問題,並不關心提供的建議。
同時,美國兩黨對中國的敵意確實在上升,不過情緒高漲、想法很多,卻是意見分歧而無法產生出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已將「競爭」定為對中國的最新基調,但策略仍是看一步走一步。也因為如此,貿易戰將持續。
現在看起來,貿易戰升級全面對抗是有可能性,但還沒真正發生。中美貿易戰得到美國兩黨的支持,若要和中國進行軍事對抗我看是沒有,很多動作其實是川普對中國施壓的一部分。
在這種情勢下,台灣這張牌就非常好用。美國在台海的局勢,很多人認為大陸在台海布局的軍事力量已平行於美國甚至超越美國,第一個是空軍基地,再來是航空母艦。因此,台海戰爭爆發的話,美國會不會來救台灣?大家可以藉此推論。
據了解,中國大陸完全沒有興趣跟美國衝突,我預測台海間發生流血戰爭的機會不大,但台灣會不會去觸發戰爭是另外一回事。
我在 2000 年發明了一個名詞「九二共識」,從此成為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的橋梁。現在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斷絕和共產黨的溝通,在理性與感性面都跟共產黨對抗。
兩岸關係的轉捩點是 2018 年 11 月的縣市長選舉,屆時民進黨如果願意轉變,兩岸關係就會有轉機,台海熱點馬上降溫。如果民進黨持續抱持「抗中」的態度,台海將面臨很大的風險。
來源:《遠見趨勢特刊》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遠見趨勢特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