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購狂人”利福國際:金融投資是我的強項!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10-29 16:17
當你投資虧損導致負債纏身時,你還會向身邊的人大撒鈔票表明自己“其實很好”嗎?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
而香港一家上市公司就不一樣,在今年上半年投資金融產品巨虧超5600萬元港元後,通過真金白銀於資本市場上回購自家股票。這家公司就是香港知名的零售運營商——利福國際(01212-HK)。
年度回購狂人:4個月耗資逾15億回購股份
打開利福國際今年年初至今的K線圖,你會發現這組K線組合是多麼的壯美:猶如一座延綿的大山,山並不陡峭,山頂有一座比山還高的紅塔,簡直一柱擎天,我們姑且稱之為“紅塔山”吧!
來源:同花順
言歸正傳,因交出的2017年業績成績單亮眼,算上今年5月31日那根“紅塔”K線,利福國際累計漲幅達1.5倍。據悉,利福國際於5月31日獲納入MSCI香港小型股指數成份股,當日盤中一度暴漲至62.7%。之後股價便一路下行,下跌趨勢一直持續到現在。
股價下挫可不是什麼好消息,為了支撐股價,提升投資者信心,證明公司擁有充裕的現金流。利福國際於6月26日起展開了瘋狂的回購舉動。據統計,今年以來至10月26日,利福國際累計回購股票達63次,累計回購數量達9661.9萬股,累計回購金額達15.32億港元,累計回購股份數量佔總股本達6.029 %。無論在回購股份次數還是回購涉及資金方面,利福國際都在港股市場排名前列,堪稱今年的回購狂人。
出手相當闊錯,15億港元的回購資金已接近利福國際2018年上半年21.1億港元的營業收入。但金錢不是萬能的,利福國際一臉懵圈,巨額的付出收穫的回報卻是連連下挫的股價!
實際上,今年以來香港資本市場表現欠佳,恆生指數年初至今累計跌超17%,隨著大市向下,市場大多數個股股價也一路走低,推升了公司回購熱情,拉開了港股史上第五輪迴購潮序幕。據財華社統計,其中世茂房地產(00813-HK)今年以來總共動用16.28億港元回購超8000萬股;騰訊(00700-HK)則耗資近9億港元回購284.8萬股,不少公司也斥資進行股份回購。
然而,與利福國際一樣的結果,上表中的公司砸的真金白銀沒能給自家股票起到“打雞血”的作用,下挫的佔多數。由此證明除了金融市場下行帶來的影響,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對吸引投資者的作用並不明顯。
財華社認為,港股市場目前雖然趨勢較弱且投資情緒不高,但仍具有估值窪地和優質企業強勁基本面的支撐,因此港股市場此番的回購潮或顯示出市場中長期仍有可能出現上行趨勢。
跟隨宏觀經濟成長起來的百貨商
利福國際於2003年註冊成立,是紮根於香港的零售營運商,在香港及國內專門經營中高檔次百貨店,經營範圍涉及服裝、化妝品、家具用品、食品及糖果等。集團的兩家崇光百貨店分別為香港最大型位於銅鑼灣的旗艦店(銅鑼灣崇光)以及尖沙咀店(尖沙咀崇光)。
成立之初,利福國際主要業務為經營“生活時尚”百貨店及其他零售店,提供的貨品種類繁多,由日常用品至名貴精品,利福國際均涉及。成立第二年的2004年,利福國際通過收購內地兩家百貨店業務,成功進軍內地百貨市場,成為享有先機的外資企業之一。內地首家店為上海久光百貨店,其業務模式與銅鑼灣崇光的旗艦店相類似,上海久光百貨店現已被公認為上海最受追捧的購物地點之一。
同年4月,利福國際登錄香港資本市場,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零售業上市公司之一。
受惠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帶動內地訪港旅客的不斷攀升,利福國際在香港的旗艦店銅鑼灣崇光及尖沙咀崇光銷售額連年大增。於2005年,銅鑼灣崇光平均每日顧客流量達9.24萬人次,每宗平均銷售額達396港元,均同比有較大幅度增加。到了2007年,集團營業額及淨利均大幅提升,純利首次突破10億港元。
通過不斷加碼內地零售業務,興建及收購位於瀋陽、上海等地的百貨店,利福國際銷售額整體保持較快增長。但由於是零售行業,在近些年受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美元強勢以及國際政局不明朗等因素影響,令香港及內地零售業商業活動及消費需求備受打擊。 2013年-2016年,利福國際淨利潤連年下滑,尤其是2016年,營收及淨利均處於近些年最低位。
鑑於地區分部及增長途徑不同,利福國際2016年分拆利福中國(02136-HK)於港交所上市。分拆完成後,利福國際主要從事經營香港的百貨店;而利福中國集團專注於經營中國的百貨店及超市業務,以及餐廳業務。事實證明,分拆利福中國讓利福國際減輕了負擔,將更多精力集中在自身的大本營——香港零售市場。
銅鑼灣崇光大力改善其營運效益、商品組合及營銷活動,顯著推高門店表現。 2017年,集團回歸100億港元的銷售所得款項,淨利潤也大增超1倍。
不甘於賣百貨:“深陷”影響業績的金融投資賭注
不甘於賣百貨,在近些年業績下滑之際,利福國際將“業務”擴展到了新領域——銀行存款及投資資產組合。受金融市場的優異表現,在2016年年底,利福國際錄得投資收入達3.68億港元;2017年年底,投資收入大增至7.35億港元。
金融投資確實為利福國際帶來了可觀的收益,但在2018年上半年,與強勁銷售增長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其利潤表現的遜色。因外匯基金動盪,整體股票市場的表現較遜色,利福國際錄得投資虧損額超5000萬港元,這也造成了當期淨利潤大幅下降48.7%。
財華社發現,雖然利福國際今年上半年的銀行存款利息收入金額增加178.5%至7370萬港元,但投資虧損淨額(主要包括金融資產組合的公平值變動)為1.64億港元,而去年則錄得投資收益淨額2.81億港元。按照利福國際的說法,這跟期內股票市場狀況欠佳及波動不無關係。
不擔心高企負債率?
因近些年不斷拓展內地市場及斥重資投資金融產品,為利福國際留下了隱患:高企的負債率。於2018年6月30日,利福國際的負債率高達80.55%,在業內排名第二高,僅次於益華控股(02213-HK)的86.55負債率。此外,利福國際的淨負債與權益比率為217.3%,相比2017年12月31日的205.4%有所增加,這也成為利福國際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不包括金融產品組合約40.21億港元,利福國際的淨負債由2017年底的約84.33億港元增加至2018年6月30日的92.38億港元。報告期內,集團負債合計達176.1億港元,其中未償還銀行貸款約為112.77億港元,而應付債券約為46.65億港元。而期內公司銀行現金及定期存款約為67.04億港元,可見償債壓力之大。
雖然利福國際主席劉鑾鴻不擔心公司的負債比率,曾表示公司仍然有四五十億的現金,還有投資性的組合,一兩天隨時可以變成現金。但當前公司現金於金融產品組合綜合也不過百億港元,與近200億元的負債總額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令香港市場零售業欣喜的是,目前香港零售業正在復蘇。數據顯示,香港市場零售銷售已連續18個月錄得增長。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018年8月香港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82億港元,同比上升9.5%。受市場回暖影響,周大福(01929-HK)第二季度在香港及澳門零售值同比增長23%。隨著高鐵及港珠澳大橋的相繼開通,訪港旅客預計將會有較大幅度提升,此外,國際金價近兩個月來的下滑也將會刺激市場需求。
除去金融產品投資帶來的收益,其實利福國際主營業務表現並稱不上靚麗。把握市場機會,專注主營業務,也許才是利福國際的出路吧!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