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主席撰文批判聯準會2%通膨目標:方向錯了 政策就很危險
華爾街見聞 2018-10-26 16:13
保羅 · 沃爾克,這位被稱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聯準會主席」,在 10 月 30 日即將發售的自傳《堅持下去:尋求健全的貨幣和政府》中提及了他對於聯準會設定 2% 通膨目標的看法。
書中還交代了聯準會將通膨目標設在 2% 的由來。
在 96 年的一場聯儲政策會議上,時任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與聯儲委員葉倫(上一任聯準會主席)發生了爭執。當時,葉倫問葛林斯潘,「您如何定義價格穩定的含義。」葛林斯潘解釋道:「價格的穩定就是指,價格水平的預期變化不能改變商業或家庭決策。」葉倫則繼續追問,「能否給出一個明確的數字?」最終,經過一倍爭論後,葛林斯潘宣布將通膨目標設置為 2%。
將通膨目標設在 2% 的貨幣政策主導思想一直延續至今,甚至變成了投資者衡量聯準會是否會升息的準繩。但是,沃克爾在書中卻對這一想法感到困惑,如果通膨率成功維持 2%,意味著價格水平將在一代人之後翻一倍。
沃爾克認為,由於物價是一個十分動態的表現,很難同時既設置目標,又讓其維持在同一水平。
從已知的事實來看,並沒有一個價格指數能夠捕捉消費者價格的實際變化。因為,商品服務的多樣性,以及需求、價格和質量之間的微妙變化非常複雜,很難通過按月或逐年計算來體現準確性。價格可能會隨著經濟走強而上漲,經濟下行而走弱。
因此,聯準會將貨幣政策的執行目標錨定在如此微小的一個指標是十分危險的。設定利率目標只能是一個預期管理。
所以,沃爾克認為 2% 通膨目標只能當做一種「穩定性」的目標上限,但是通膨指數中還包含了大量的教育和醫療成本,並不能夠準確的反應真實價格水平。在不同階段,有可能 3% 的目標上限能夠有更好的刺激作用,或者更高的 4%。
2% 是否真的那麼重要?
通膨目標更多是對抗可能會發生的通縮。不過,在歷史長河中,美國僅有在 20 世紀 30 年代大蕭條時期遇到了嚴重的通貨緊縮。
事實上,聯準會現在面臨兩難的局面。沃爾克認為,貨幣和財政政策根本不可能完全做到保持 2% 的通膨目標這種程度,但如果聯準會試探性地改變通膨目標,則會削減聯準會的承諾信用,從而引發市場猜疑及恐慌。
真正的風險來自於鼓勵或容忍通膨上升,從而使得投機行為吹大了金融泡沫,金融機構通過「賺取輕鬆錢」,央行通過低通膨來預防通縮風險,往往最後卻演變成了衰退。
所以,強調價格穩定和金融體系的審慎監管,這兩項要求才是央行最為本質的工作。
對美國和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金融泰斗
目光堅毅,不言自威,講話聲音很輕,但一言九鼎,這是沃爾克給很多人的印象。他在 1979 年至 1987 年任聯準會主席,對穩定 20 世紀 80 年代的美國經濟起過關鍵性作用。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稱沃爾克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智者。」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沃爾克再度出山,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邀請他擔任美國總統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主席。
2010 年 1 月 21 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將對美國銀行業做重大改革,採納了沃爾克的建議,因此其方案被稱為「沃爾克法則」(Volcker Rule)。
該方案的核心是禁止銀行從事自營性質的投資業務,以及禁止銀行擁有、投資或發起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由於該法則以空前強硬的態度對待銀行自營性質的投資業務,曾被視為此次美國金融監管法案中最有影響的改革內容之一。
沃爾克在次貸危機爆發初期的 2007 年就已經指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2007 年 10 月,他在德國的一次研討會上發表了名為《重新思考全球金融體系的美好未來》的演講,他指出,金融機構的混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錯配是金融危機爆發的一個重大根源。
2010 年 2 月 2 日,在美國參議院就金融監管法案中舉行的「沃爾克規則」聽證會上,有議員質疑他提議加強監管為過時之舉時,當時 83 歲的沃爾克回敬道:
我在此想明確地告訴你,如果銀行機構仍靠納稅人的錢提供保護,繼續隨意投機的話,危機還是會發生的。我老了,恐怕活不到危機捲土重來的那一天,但我的靈魂會回來纏住你們不放!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