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舉報信事件影響,伊利股價出現了“嬰兒底”!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10-25 16:37
作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伊利股份(600887-CN),長期以來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例如,2008年轟動全國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公司股價大幅下跌,但如果拉長來看,這些事件隻要沒有影響到公司核心競爭力,股價的每一次低點,都是投資人買入的絕好機會。
昨天(10月24日),伊利股份通過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發佈了實名舉報公開信——《常年屢遭破壞 伊利苦不堪言 被迫公開實名舉報信 懇請徹查鄭俊懷及其保護傘》,實名舉報前任董事長鄭俊懷。
舉報信的大緻内容就是懇請徹查前董事長鄭俊懷,稱其“索要巨額犯罪所得不成,動用最高檢某原副檢察長等人施壓,長期造謠迫害伊利;原國家級領導、多位省部級、廳局級領導充當鄭俊懷保護傘,人為抹掉2.4億犯罪事實,運作假減刑;14年來無人敢處理。具體内容我們在這里就不詳說了,讀者可以自行去網上查閱。今天我們重點談談這份舉報信會不會對伊利股份的内在價值產生影響。
投資者產生恐慌
受此消息影響,伊利股份的股價兩天時間已經跌去約9%,24日當天股價跌去7.17%,明顯投資者產生了恐慌。
股價的大跌意味著公司的内在價值縮水了嗎?在這里我們認為,公司股價大跌隻是市場情緒的變化,與公司的内在價值沒有關係;另外,舉報信短期可能影響到公司的股價,但不會對伊利的内在價值產生影響,難道誰會因為這份舉報信不買伊利產品?對公司品牌和經營也不會產生影響,像這種奶製品公司品牌形象主要是靠消費者長期的口碑積累,隻要公司的產品沒有質量問題,對品牌形象就不會有較大影響,公司因為這件事隻可能進一步加強管理,所以,這件事不管怎麽看對公司長期的内在價值都不會產生影響。以往和伊利相關的舉報信併不少,但對公司股價都隻是短期性影響。
那麽,到這里估計有人會郁悶,你經常提到内在價值,内在價值是什麽東西?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的是公司的内在價值併不是絕對的。我們認為公司的内在價值由兩部分組成,一、就是公司賬面客觀存在的現金、各種賬款以及存貨等實實在在的東西;二、
就是公司的品牌、核心競爭力等不可量化的東西,這兩種要素構成了一個公司的内在價值。那伊利的内在價值沒有變,股價下跌意味著什麽?
較少的錢買到較多的股權
上面我們已經講到,舉報信事件對於伊利的核心競爭力併不會產生影響,最多就是損失很小一部分貨幣資金,以公司現在的體量,就算是真的由於某種原因失去這小部分貨幣資金,作為一次性損失,併不會對公司的内在價值產生影響,後期公司經營依舊,賺錢能力絲毫不受影響。
舉報信事件導緻的股價下跌,就相當於投資者在公司内在價值不變的提前下,現在可以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多的股權,如果是公司的長期投資者,那麽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說到投資,我們通過公司歷史的盈利狀況和現在的盈利狀況看看現在股價合理嗎?
通過查看公司歷史財報,我們發現伊利淨利潤由2009年底的6.47億元增長至2017年底的60.01億元,足足增長了約8.3倍,如果是2008年末買入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到現在僅僅公司的分紅已經覆蓋成本;從公司銷售毛利率看,2008年末至2017年末公司銷售毛利率分别為26.82%、35.13%、30.27%、29.28%、29.73%、28.67%、32.54%、35.89%、37.94%、37.28%,這組數據可以看出,近十年公司銷售毛利率逐步提升,也代表著公司在行業的競爭力在提升,另外像代表股東淨資產收益率的指標,近十年伊利股份ROE的均值維持在20%,也就是說公司股東十年前投入的淨資產,十年間復合增長率高達20%,放眼國内上市公司,近十年可以做到這個水準,沒有幾家。
從公司歷史數據看,絕對是“優等生”,且整個行業已經進入寡頭壟斷的時代,長期看公司的“護城河”較高。當下看中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395.9億元,同比增長18.88%元;淨利潤34.46億元,同比增長2.43%,淨利潤增速明顯低於營收增速,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半年報顯示公司銷售費用高達101.7億元,同比增長了25.2億元,增長比例為32.98%,銷售費用的投入併不是線性的,具有一定不規律性,所以到年底必然會減少,毛估全年公司可以實現淨利潤70至80億元,如果以70億元淨利潤來算,對應公司現在每股23.44元的股價,靜態市盈率約20倍,考慮到已經快到年底,動態看這個數據明年大概率還要降低。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巴菲特先生說過的一句話,“寧願用合理的價格買入優秀的公司,也不願意用較低的價格買入平庸的公司”,所以,伊利股份近期受舉報信事件影響,靜態市盈率跌到20倍,雖然算不上低估,但考慮到公司足夠優秀,或許對長期投資者是一個機會。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