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查處快播案獲國務院肯定:創侵權處之最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20 13:05
法制網訊 記者王開廣 在國務院日前召開的全國打擊侵權假冒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汪洋稱:“深圳查處的快播侵權案,開出單2.6億,是全國查處侵權假冒處之最,真正做到了讓違法分子傾家蕩。”
據悉,2.6億款金額也是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以來關於侵權智慧財產權最大的一筆單。該案緣於作權問題,近年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就作權相關問題多次約談快播公司,督促其合法經營、積極整改、盡快轉型。但去年3月,該局仍接到多家互聯網正版視頻公司的投訴。
2014年3月以來,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過多次檢查、行政詢問、調查取證,以及對快播播放器和雲帆搜索的核心技術、運營模式、業鏈條等進行調查取證,最終確認快播未經許可通過其經營的快播移動端大量傳播侵權作品。這些侵權行為顯然無視2013年12月國家版權局責令整改等行政處。
去年5月20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於向快播發出《行政處聽證告知書》,責令快播立即停止侵權違法行為,認定快播公司非法經營額為8671.6萬元,決定對其處以非法經營額1倍以上5倍以下款的中間檔,即3倍的款26014.8萬元。快播現場拒簽收《行政處聽證告知書》,並提出聽證要求。
去年6月17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行快播公司侵犯案非公開聽證會。快播公司在聽證會上申辯稱,其行為沒有侵犯他人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主觀故意,不構成行政違法;沒有證據或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該公司侵害了公共利益;國家版權局此前已對該公司侵犯他人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權行為做出了處,此次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又開單屬於重覆處;擬處行政款金額及其計算方法錯誤。
但聽證組認定,經查實的證據表明其存在侵犯他人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權行為和主觀故意,其未經作權人許可向公傳播侵權作品的行為,實質上是降低經營成本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在國家版權局做出行政處,責令整改期限結束后,仍在實施侵權行為,故此次處並不屬於“一事再”;本案非法經營額的認定符合相關規定,處以非法經營額三倍款處裁量恰當。
去年6月26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向快播公司送達《行政處決定書》,處以2.6億款,即日生效。決定書顯示,快播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其經營的快播播放器軟件向公傳播了《北京愛情故事》等24部影視劇作品。快播公司在應知和明知第三方網站侵犯他人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情形下,仍對侵權信息進行主動採集、編輯、整理和設鏈,具有明顯的主觀過錯,已構成侵權行為,嚴重侵犯了作權人的合法權益,擾亂了網絡視頻版權秩序,損害了公共利益,依法應當予以行政處。
收到《行政處決定書》后,快播向廣東省版權局提起行政覆議被駁回,又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請求法院依法撤銷被告於2014年6月26日作出的行政處決定;由被告承擔此案訴訟費。
去年12月31日,深圳市中院公開庭審快播公司不服2.6億“天價”單行政訴訟案,但未當庭宣判。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