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企業違約數量大幅上升 緣於去杠桿--標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5-14 13:45
香港,2018年5月14日—中國信用市場傳來不妙的訊息:過去幾周,境內債券市場發生多起違約。標普全球評級認為,違約率上升是因為金融監管加強給薄弱企業的再融資造成了困難。詳見標普全球評級今日發布的文章《中國企業違約率上升原因解析》(What’s Behind The Recent Jump In China’s Default Rates?)。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李國宜表示:「過去幾年一些企業依靠表外融資激進擴張業務。如今受政府降低金融風險行動的影響,表外業務普遍收縮。」
新的監管規則要求銀行將表外信貸資產逐步移回表內,並在賬面上充分體現這些資產的風險。這一情況壓縮了一部分薄弱企業所依賴的非常規流動性渠道。
李國宜說:「多數違約實體的信用狀況都呈惡化之勢。這些實體采用高杠桿的資本結構,放大了虧損。」
今年以來已有13筆債務違約,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民營企業。很多違約企業都位於企業融資依賴於本地銀行的地方。由於對批發融資的依賴度較高等原因,本地和區域性銀行更難適應政府整頓影子銀行的環境。
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向金融系統釋放流動性。但我們預計監管的強化仍將繼續。監管收緊不僅打擊了影子銀行,還增加了高負債省市政府通過融資平台籌集資金的難度。
境內信貸環境收緊逼迫企業出海,致使去年境外債券發行創下新高。但在國際利率上行、風險溢價擴大的大環境下,境外市場的融資成本也在上升。近幾個月很多信用質量較低的企業謀求在境外市場發行美元債券未果。
另一個不利於境外債券定價的因素,在於大型國有金融企業從境內外市場舉借低成本美元資金投資於高收益境外債券的「中資買中債」(China bid)現象消退。來自這一渠道的流動性降低了中國企業發行債券的利率。「中資買中債」之所以消退,我們認為是因為金融企業融資成本升高,以及主動采取的降低風險的措施。
獲標普評級企業今年無一違約,但部分違約邊緣企業的再融資風險正在升高,其境外新債的發行利率也在上升。
李國宜說:「隨著流動性趨緊、融資成本上升、未來6至18個月到期債券規模膨脹,實力較弱的發債人違約風險將會增加。」
只有評級委員會可以決定評級行動,本報告並不構成評級行動。
來源:路透社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