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2014年全國拍賣成交額5556.4億元 同比下降20.6%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2015年3月17日,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與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在京聯合發布2014拍賣業藍皮書——《2014年中國拍賣行業經營狀況分析及2015年展望》。藍皮書采用商務部全國拍賣資訊系統權威數據,客觀分析總結了中國拍賣業2014年發展狀況。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2014年全國拍賣成交額累計5556.4億元,與2013年相比下降20.6%。發布會同時還公布2014拍賣業十件大事,推出第二批文物藝術品拍賣達標認證企業。

“新常態”促推拍賣業調整

2014年,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拍賣行業經營出現明顯下調,全國拍賣成交額累計5556.4億元,比2013年下降20.6%,企業盈利面為55.6%,較2013年下降近7個百分點。其中,土地使用權、房地產拍賣成交額分別下降31.8%和16%。但報告同時也顯示,農副產品、機動車、無形資產拍賣成交額都實現了超過15%的明顯增長,而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務表現也基本穩定,體現出拍賣市場與宏觀經濟同步調整和結構優化的特點。

服務與技術融合推進網絡拍賣發展


藍皮書顯示,2014年,拍賣企業開展的拍賣活動線上成交金額約150億元,網絡拍賣場次和標的上拍量明顯上升,較2013年分別增長43%和54%。發布會上,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秘書長李衛東會上表示,拍賣企業積極將拍前、拍后的線下專業服務與線上拍賣技術相融合,促進客戶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這是2014年網絡拍賣業務發展的根本原因。他認為,現場與網絡更加緊密結合的拍賣業O2O模式正在形成。

但報告也同時指出:在2014年的網絡拍賣發展現實中,各類電商平臺、機構部門直接開展網絡拍賣活動,其拍賣主體資格不明確,監管難以到位,擾亂拍賣市場正常秩序和公平競爭的問題仍然突出。

藝術品拍賣市場在持續調整中自我完善

藍皮書顯示,2014年,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調整仍在繼續。全年共舉辦文物藝術品拍賣會2736場,成交額307.6億元,較2013年微降2%。報告還特別分析了2014年藝術市場拍品價檔結構的變化。到2014年秋拍,10家樣本藝術品拍賣公司成交額在100萬元以上的件數,已從2011年春拍時占10.6%的比重持續下降到2014年秋拍不足5%;1000萬以上的拍品數量從同期的1.1%下降到0.3%。在拍賣企業業務多元化和服務精耕化的努力下,一個以大眾化藝術消費為基礎的文物藝術品市場正在逐漸形成。這些調整和變化不僅是新常態下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自我尋求完善的過程,客觀上也為未來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新興品類拍賣發展勢頭良好?

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農產品拍賣成交24.1億元,同比增長15.9%。其中,云南花卉拍賣全年成交4.39億元,占全國農產品拍賣的18.2%;福建茶葉拍賣成交4.1億元。預計未來在政策層面趨於利好的前提下,農產品拍賣領域將獲得較大發展。

此外,2014年無形資產拍賣在經濟增長整體放緩的背景下逆勢增長,全年成交420.15億元,同比增幅33.6%,是2014年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報告認為,冠名權、網絡文學版權、國外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拍賣等有效提升了以往難以定價的無形資產的定價效率,為市場形成公允市值樹立了“新標桿”,加快了原創資源、知識產權的轉化,是拍賣行業開拓新領域中的有益嘗試。

2015年拍賣業發展或“穩中求進、平中見喜”

關於2015年拍賣行業發展趨勢,藍皮書認為,經濟“新常態”下,拍賣行業面臨四大趨勢:一是拍賣市場結構進一步優化;二是拍賣相關政策或頻繁出臺;三是網絡拍賣將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四是企業分化推進拍賣生態走向新平衡。報告判斷,2015年拍賣政策改革、業務結構調整、生態結構平衡、發展模式創新等都充滿希望和商機,應對妥當,行業發展將有望實現“穩中求進,平中見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