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寶證券:跨市場揭秘金融新常態 四招應對新挑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3-16 15:25
華寶證券3月1日發布了《2015金融產品年度報告》,這份超過500頁的研究報告與普通證券公司研究報告的視角有顯著差異。
一方面,該報告的研究對象涵蓋了我國市場金融產品的全貌,對銀行、券商、基金、保險、信托、私募等六大資產管理行業超過14類金融產品進行了全面解析;另一方面,報告從跨市場的維度,對不同行業的金融產品進行了分析比較,並創新性地提供了跨界比較的指數工具,為不同類型資產設定需求的投資者提供了重要幫助。
跨市場利差分析和工具化應用
在近年來不同市場金融產品之間聯系愈加密切的背景下,報告總結了這種聯系和聯系產生的變化,信托、銀行理財等通過影響無風險利率,進而影響了其他產品的定價水平。比如此前若干年信托、信用債等“剛性兌付”,在極大提高了真實無風險利率的同時,導致股市等權益類市場持續低迷;而2014年首迎違約元年,信托、公募債、私募債違約案例頻繁爆發,剛性兌付破滅,真實無風險利率下行的同時,股票市場開始走牛。
機構投資者投資選擇的多樣化使得各類金融產品之間的影響不斷加深,金融產品之間的定價引導作用越趨顯著。同時,隨著券商資管計劃、基金子公司專項計劃等多種金融工具的創設,將原本割裂的市場逐一打通,金融產品聯結各個市場的紐帶作用顯著增強。
華寶證券在報告中詳細分析比較了各類金融產品之間的跨市場利差,並在此基礎上,首次構建了跨市場的風險溢價指標和信用溢價指標。這些指標的工具化應用,可以為面臨著不同政策約束和資本約束的投資者,提供大類資產設定和風險收益的重要參考;也有助於普通投資者以更加宏闊的視野審視自己的投資品種,對不同市場產品的關注更有效率。
金融新常態的四大特征
報告提出,目前金融的新常態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信用利差擴大化趨勢明顯、市場波動顯著加大、投資者結構變化加劇、個人價值得到明顯提升等。
隨著宏觀經濟的波動、信用等級中樞下移以及不同程度的信用違約事件不斷出現,剛性兌付這把高懸於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將遲早落地,推動信用利差上行成為金融業發展的新常態,信用風險將大幅提升。
在貨幣政策寬鬆信號的持續釋放,改革預期的提升,各種新資金的入場,各類加大杠桿的創新類投資工具的出爐,國內經濟增速及企業盈利下滑的風險加大,以及海外市場動盪等多種因素博弈的影響下,市場波動顯著加大的狀態未來將成為新常態,持續推升市場風險溢價,提高投資風險,降低金融市場的資源設定效率。
從投資者結構看,在金融壓制的宏觀背景下,居民與企業的理財需求和融資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滿足,催生了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帶來了具有新的消費習慣的80、90后投資群體的快速崛起。同時,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結構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其最主要的特征是:產業資本持股穩定增長,加強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緊密聯系;公募基金規模小型化;私募規模擴大化,競爭力凸顯;海外資金外援對市場影響日益增強等。
另外,跨市場之間的多元聯動和復雜性,對管理人的視野綜合判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個人價值日益凸顯。伴隨《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和新基金法的實施,基金外包業務對私募基金管理人運營成本的大幅降低,同時,基金牌照價值下降,加之目前股市回升以及對個人價值最大化的追求成為新趨勢,大佬奔私潮成為新常態。
金融機構如何應對挑戰
對於金融機構來說,如何應對金融新常態的挑戰?華寶證券提出了如下建議:
第一,從資產設定端的角度來看,各類金融機構應著眼於創新更多類別的金融產品,而不僅僅是傳統的投資領域或是過去各自所熟悉的投資領域。金融機構應該更多地關注到諸如我國日益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場、海外的金融產品市場以及一些金融機構的創新產品,這些市場和產品將立足創新類的金融手段,改變金融市場風險收益特征單一的特點,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
第二,從負債端的角度來看,各類金融機構應立足結構金融,通過融資結構和融資形式的綜合手段,創新創造一些新的負債端的金融產品。這些結構性金融產品不僅僅可以成為一種投資工具,它同樣能夠被塑造成一種融資工具,成為金融機構在負債端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的重要手段。比如結構化的理財產品或資產管理計劃、收益憑證等,相信能夠成為未來其在整個資本市場客戶、資源的競爭格局中占得先機的利器。
第三,堅持擁抱互聯網,探索全新的服務內容、業務模式和銷售模式來應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沖擊和挑戰。
第四,不斷完善治理結構,探索能夠有效統一持有人利益、員工利益和股東利益的治理結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