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金融創新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24 18:48


新華社記者朱海峰 王勝先

北京(CNFIN.COM/XINHUA08.COM)--“一帶一路”的全面實施為我國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創造了重要機遇。金融服務作為支撐企業海外投資經營的堅強后盾,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成敗。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國企業走出去仍面臨金融配套滯后、融資成本高、風險管控能力弱等問題,應以人民幣國際化為契機,加大金融創新,在更大范圍內推進資金的互聯互通,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助力。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綜合管理部主任文善恩指出,我國企業在對外投資或承包工程時主要有三方面的金融需求:一是財務顧問需求,包括掌握目標國家的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基本情況,尋找投資、並購標的,進行資產資信評估等;二是資金需求,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短期流動資金以及參與投資並購所需的長期資金等;三是資金便利需求,跨境資金能夠方便地出得去、回得來,減少審批手續和程式。但囿於金融服務配套“走出去”的滯后,我國金融機構的海外服務能力仍有待加強。

南車資陽機車是一家以生產內燃機車為主的傳統裝備制造企業。經過近幾年的海外發展,成功把機車產品打入鐵路軌道標準均與我國不同的土庫曼斯坦、泰國、巴基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南車資陽董事長向軍表示,海外訂單能否拿得下來、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很多時候已經不再比產品,而是比綜合方案,其中金融服務十分關鍵。


“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裝備制造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說,國外大型重工企業通常都有配套的金融企業或銀行,能夠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方案,包括盡職調查、項目評估、融資設計、風險控制、資金管理等。但我國裝備企業走出去卻仍以自有資金和國有銀行貸款為主,融資渠道單一,資金成本較高,風險抵御能力明顯不足。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應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相銜接,要加快推進沿線國家之間的跨境人民幣清算網絡建設,做深、做實人民幣離岸交易市場,在跨境貿易結算、投融資交易和貨幣儲備等環節為我國企業融入國際市場提供的多幣種、綜合化的金融服務。今年6月,中國銀行以人民幣、美元、歐元、新加坡元4個幣種在迪拜納斯達克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台灣證券柜買中心、香港聯合交易所、倫敦交易所成功發行40億美元的“一帶一路”主題債券,籌集資金主要用於滿足“一帶一路”沿線項目的資金需求。“根據不同市場的特點,同時設定人民幣、美元、歐元和相關國家的貨幣,通過打造多幣種的資金池,為企業項目投資和產業園區建設提供綜合的融資方案。這一做法不僅有利於人民幣在國際融資體系中發揮積極作用,也將加快我們與沿線國家之間的金融合作。”宗良說。

“目前我國的離岸資金量已經達到40萬-50萬億,但可以有效監管的僅有數千億元。無論是投資於歐洲的中國企業還是投資於中國的歐洲企業,實現對其離岸資金的實時操控,目前仍然困難重重。”德稻集團董事會主席李卓智指出,跨境資金管理上的不足,不僅造成離岸流動資金的不合理設定和使用效率低下,更暴露出潛在的金融操作風險。因此,推進資金渠道的互聯互通將是沿線國家未來展開金融合作的重要內容。

據悉,國內已有一些金融企業著手構建企業之間的跨境資金清算網絡,GCG金融互聯網關平臺就是其中一例。該平臺在國際清算網絡及跨國銀行節點互聯的基礎上設計出一套更加開放、透明、高效、安全的資金清算標準,通過全面接入國內外銀行機構、企業、監管部門和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實現資金跨地域、跨行業、跨組織、跨幣種的雙向流動。業內人士表示,跨境資金清算體系的創新可以讓企業更便捷地管理全球資金賬戶,在全球找到低成本的融資和高回報的投資機遇。同時,有助於提高國有銀行的海外拓展能力和資金運作效率,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的資金保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