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行動支付2障礙不解 推再多租稅優惠都難普及
鉅亨網記者許雅綿 台北 2018-02-04 13:40
行政院喊出 2025 年行動支付普及率提升至 90% 的目標,其中財政部響應政策,提出 3 年租稅優惠措施,即小店家支援行動支付,營業稅可按 1% 課徵,並在 2020 年底前可免開統一發票,不過政策推出後備受討論。其實,台灣確有推廣行動支付的本錢,但若存在的應用場域不足、技術整合不到位等障礙不解,恐怕推出再多的優惠都難以普及。
根據資策會 MIC 的定義,行動支付是指用戶以智慧型手機為載具,於付款當下透過特定傳輸技術或裝置,使用非現金的金融工具並搭配認證步驟,和實體商店完成交易的支付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手機可以透過綁定信用卡,出門不用帶錢包,透過手機「嗶」一下,就可以結帳買東西。
台灣具備強大的行動支付發展潛力,根據 Visa 統計,台灣智慧型手機滲透率高達 86.8%,居亞太之冠,77% 台灣人偏好使用 QR Code 進行支付,加上目前已有超過 1500 萬張 Visa 感應支付卡、近 50% 的刷卡機具感應功能,顯示台灣在支付發展上具有相當的基礎。不過,為什麼行動支付推出至今,普及率仍僅有 20% 左右?
為響應行政院喊出的行動支付普及率 90% 政策目標,經濟部中小企業積極推廣店家使用行動支付,金管會先前也開放國際三大支付來台,國發會協調推動行動支付消費工具的規格化,財政部則在今 (2018) 年祭出小店家 3 年租稅優惠措施,若支援行動支付的店家,營業稅統一 1% 課徵,且 2020 年底前可免開統一發票。
此措施推出後備受討論,市場人士認為,店家拒絕使用行動支付,不僅是營業稅率問題,是使用行動支付後,所有實際營業額都攤在檯面上,擔心造成綜所稅額的提升,甚至擔憂稅捐單位會追溯先前短漏繳的稅款,所以此措施推出後,預期小店家興趣缺缺,政府恐怕得思考,該如何解決基層店家問題。
其實,從財政部鼓勵小店家的租稅優惠來看,為了就是想增加應用場域,目前台灣行動支付推不動的兩大阻礙,其中一項就是應用場域不足。有金融業者認為,台灣在發展行動支付,太著重把支付搬到手機上,而這對於消費者而言,只是稍微方便一點,但並沒有使用的誘因。
從行動支付發展迅速的中國例子來看,根據中國官方統計,2017 年全國 5.2 億支付寶用戶,移動支付占比達 82%,也就是說每人每 10 筆消費當中,就有 8 筆是透過手機付款,激勵中國消費者使用的最大原因,就是應用場域的多元化、便利性,重要的是其「創造生活」的價值,舉凡食衣住行,甚至民眾到路邊攤販買水果,均能使用行動支付,且在使用過程中,透過大數據整合,從過去消費資訊中,創造人性化、客製化的消費經驗。
一位金融機構人士表示,台灣硬體設施太發達,到便利商店買東西,消費者可以選擇用現金、信用卡、悠遊卡、一卡通等方式支付,選擇性太多時,很多民眾仍會習慣以現金支付的方式,因為台灣沒有應用情境。
再者,台灣推動行動支付的障礙則是在技術面上、行動支付末端系統未能整合的問題,應積極設法將 QRcode 和感應等方式進行整併。目前行動支付業者各自開發特約商店支付工具,消費者進到一家店裡,常看到結帳區放置 3、4 種 POS 機台,若消費者歷經幾次行動支付感應不良等挫折,最後只會拿出錢包掏出現金結帳。
台灣行動支付普及率落後中國、印度甚至是非洲等國家,但不可否認的是,政府已將發展行動支付,列為首要政策目標之一,目前已有相關機構研究末端系統整合問題,而在應用場域推廣上,各相關部會也陸續提出推廣措施,即便短時間還看不出成效,但未來政府還會祭出什麼樣的措施,來鼓勵消費者和店家習慣行動支付,並達到行動支付 90% 的普及率,外界都在關注。
- 安全可靠的多資產平台!靈活槓桿 免費模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