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阿里、京東 港股終迎中國生鮮電商第一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11-30 08:18
在投資未來的預期下,互聯網科技公司已然成為各大股票交易市場及投資們追逐的主流標的。
港股近期重上三萬點,業界稱大時代即將來臨。而其中不難發現,互聯網科技公司正帶給這個市場新的動力。先不提美圖眾安這些明星企業,近段時間騰訊系項目就接連上馬兩個,上市IPO破發 ,金額屢創記錄。更有媒體的不完全統計顯示,單騰訊系三家公司,就包攬了港交所過12%的市值。
互聯網公司正成為港交所吸納的重點,在接連錯過阿里巴巴及京東這兩大中國電商巨頭以後,港交所不日將迎來中國第一大生鮮電商,中糧我買網,補白這一重要領域。
後電商時代,得生鮮者得天下。
在當前的中國電商市場格局裏,京東和阿里巴巴已被公認為中國電商的兩大巨頭,壟斷了整個市場份額的80%以上。伴隨著行業的縱深發展及電商們對各個垂直領域的鋪設,再加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電商們開始增長乏力,存量有限,增長放緩。根據兩大巨頭阿里財報和京東的財報顯示,近年的增長率均低於50%。
一份來自市場調研機構尼爾森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目前生鮮電商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僅為1%左右不到3%,相對服裝的20%~30%30-40%的滲透率,發展空間巨大。而生鮮品類的覆購率可以算是所有品類裏最高的,如果以萬億規模計市場體量,即使生鮮電商們的滲透率只增加10%,等待他們的市場空間也有千億之大。
如此巨大的蛋糕,當然引來了一大批前赴後繼的大小玩家入場。然而前途光明,路途總是坎坷。有別於其他商品,生鮮產品高損耗的特性,對商家的倉儲、物流及周轉速度都提出了高要求。對生鮮電商來說,比拼冷鏈物流等「冷兵器」也成為了上一輪「百鮮大戰」的焦點。
可以說,這一輪留下來的生鮮電商企業無疑不是在這個領域方面有良好布局或者尋求大佬背後有巨頭庇護。譬如出身名門的中糧我買網,在供應鏈、物流、倉儲等領域的高起點及全方位全產業鏈布局,讓其在過去混戰中不斷拉開競爭者,占據發展高地。
相比同行,我買網借助中國最大的農糧食品全產業鏈龍頭企業中糧集團的強大全球資源和供應鏈物流體系,在產品供應上具備充分的自產和海外直采能力,不僅實現了全球60多個國家直采食材,還可從產地源頭對產品進行把控,並通過優選品創立了14個自有品牌,同時斥資上億建立和營運自有冷鏈配送基礎設施,以保證覆蓋中國317個地級市及地區的冷鏈配送能力。
盡管生鮮電商此起彼伏,甚至不少還沒上岸就拍在了沙灘上,但生鮮電商還是被認為是電商的最後一片藍海。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國內生鮮電商2016年的整體交易額約900億元,比2015年的500億元增長了80%,其對應的生鮮電商融資總額亦達到60億元。而尼爾森預測,中國生鮮電子商務市場或將在未來三年內呈現出爆發式增長,2018年有望超過1500億元,年均覆合增長率達到50%。
電商增長放緩,後時代是生鮮發力。錯過了阿裏和京東,好在港股終於沒錯過我買網。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