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揭露 王瑞慧獨攬長庚錢權內幕
財訊雙週刊 2017-11-29 14:11
王瑞慧接任長庚董座以來爭議頻頻,急診室風波後,更與其他王家人正面衝突;當衛福部打著「去家族化」的旗幟,準備對長庚下重手時,卻忽視董事會裡最支持王瑞慧的人,其實是醫師董事群……
最新一期的《財訊》雙週刊以「長庚權鬥內幕」為題,獨家揭露,台塑王家人對於王瑞慧的種種不滿,並深入分析衛福部企圖要求台塑王家退出長庚董事會的妥適性。
《財訊》雙週刊報導指出,王瑞慧自去年八月接任長庚董事長後的一連串動作,早已引發其他王家人的不滿;前長庚董事兼決策委員會主委李石增離職後,九月長庚董事會補選董事的提名過程爭議,更讓王瑞慧與在長庚董事會中的其他王家人正面對決,但最後仍選出由王瑞慧提名的莊錦豪出任董事。很明顯地,王瑞慧在董事會的真正靠山不是王家人,而是醫師董事們。
去年八月長庚董事會通過王瑞慧接任董事長,當時媒體報導在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的推薦下,由董事會全員鼓掌通過;還不到一年,局勢卻急轉直下,因為李石增而引爆的長庚風波只是表面,「王瑞慧上任以來,很多的作為都讓王家人看不下去。」知情人士指出,關鍵就在於王瑞慧「太有企圖心」。
《財訊》雙週刊報導指出,王瑞慧上任之後,對於投資股票趨於「積極」,不斷擴大包括台塑集團在內的股票投資,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長庚從今年四月起連續三個月加碼台塑化持股,總金額超過十三億元。
「她一直想加碼四寶股票,甚至想要進入四寶當董事,王家人一直踩煞車,叫她千萬不要,這已經與過去創辦人成立長庚的初衷不一樣了。」王家友人強調,「王永慶、王永在兄弟捐出台塑四寶股票,一方面是為了讓長庚永續經營下去,同時也能鞏固台塑集團股權,不是要用長庚來控制台塑集團。」
從股權結構來看,長庚是台塑、南亞與台化的第一大股東,也是台塑化的第四大股東,但王家仍透過其他的海外控股公司握有台塑集團股票,「就算長庚也未必能撼動經營權,但王瑞慧挾著長庚的股票步步進逼,難免讓其他王家人感覺不舒服。」
甚至,不只是台塑集團股票,長庚今年以來也陸續增加企業外股票投資,雖然都是穩健保守的投資標的如金融股、電信類股等,但過於積極的財務投資動作,已經讓其他王家人覺得沒有必要,「長庚已經夠有錢了!」直到十一月中,長庚才對外宣布,將不再加碼台塑集團股票,也不會派任法人董事到台塑集團。
《財訊》雙週刊報導指出王瑞慧上任一年多以來,部分意見和王家人相互衝突,長庚急診室事件發生後的董事補選案,更凸顯出王瑞慧挾著醫師董事當後盾,一意孤行的行事作風,讓雙方幾乎處於對立狀態。
李石增離開長庚後,須補選一位董事,王瑞慧屬意高雄長庚醫院前代理院長莊錦豪,其他王家人則屬意前監委李伸一。根據報導,長庚引據議事規則,強調董事候選人必須通過「董事提名委員會」的資格審查才能獲得提名,而十八名提名委員中,除了十五席長庚董事為當然委員外,另三名外部委員皆為長庚指定,且須獲過半數通過,才能獲准為董事提名人。
但該評選機制被指是「董事候選人提前篩選」的黑機關,王瑞慧面對質疑仍不願妥協,最後果然也只有莊錦豪出線,並且成為董事成員;王瑞慧與其他王家人的關係因此降至冰點。
就連當初透過楊兆麟請來張昭雄進入長庚坐鎮,「也是王瑞華、王瑞瑜花了很多時間,才說服王瑞慧同意。」知情人士指出。沒想到,光是一個組織架構的調整,王瑞慧堅持要把行政中心的地位,拉高與決策委員會平行,直屬於董事會,便引發張昭雄「含淚辭退」。在衛福部的調查報告中,也認為董事會、決策委會員與行政中心的權責關係不明確,建議改進。
《財訊》雙週刊報導指出,依據王永慶、王永在家族協議,家族將四寶的持股捐進長庚,在五席王家的董事席次分配中,由哪一個家族出任董事長,該家族的董事席次就少一位,藉以保持權力的平衡。一四年底王永慶三房李寶珠接任長庚董事長,按照家族協議,王永慶家族只能有兩席董事,除了李寶珠外,另一席就是二房的王貴雲;至於王永在家族則應該多一席董事,除了既有的王文淵、王文潮之外,應該再加一席王文堯。
但原本也是董事的王瑞慧卻堅持不肯退讓,不僅造成王文堯無法進入董事會,更破壞了家族協議,引發王家人不滿;但李寶珠愛女心切,最後自己妥協,強調只做一任便下台,去年更直接由王瑞慧接任長庚董座,王文堯進入長庚董事會,董事席次才重回家族協議,也令外界見識到王瑞慧對長庚的「執著」。
【完整報導詳見財訊 543 期】
- 安全可靠的多資產平台!靈活槓桿 免費模擬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波段回檔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