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人大代表呼籲開放政務信用數據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方面是政府掌握了超過9成的信息資源,但大量分散在各個部門、彼此未打通、多處於“沉睡”狀態;另一方面是社會對數據的需求日益強烈,特別是隨國家大力推動誠信體系建設,市場亟需數據“輸血”。

針對這一情形,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金融學院副院長陳晶瑩在“兩會”上呼籲,在規範管理和保障信息主體權益的基礎上,政府應該向市場開放信用相關數據,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信息“沉睡”、“孤島”現象突出

數據將是一座大金礦,這樣的觀點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在我們身邊,這座金礦卻經常處於“沉睡”狀態,影響了其價值的發揮。

據陳晶瑩介紹,目前在社會各主要領域,政府掌握的信息資源超過了90%。盡管早在七年前就公佈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但從實際執行來看,除北京和上海外,其他地方的政府信息公開仍不盡如人意,這就導致大量的數據在封閉、沉睡,無法為社會所共享利用。

即使是在政府部門之間,因為缺乏統一信息共享平台,數據各自為政、相互割裂的“孤島”現象也很明顯。陳靜瑩舉例,央行征信系統內收錄了8.6億個人、近2000萬戶企業及其他組織的金融信用數據,但其數據構成中,司法記錄、公共服務事業繳費情況以及其他行為記錄几乎為零,金融機構必須自行去相關政府部門或者通過民間征信機構查詢。

征信市場喊渴呼籲政務數據進一步開放

一邊是數據的封閉、沉睡和孤島現象,一邊是整個社會對數據流通、共享、開發的需求在迅速增加。尤其是國家力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后,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上的征信行業對數據需求十分強烈。“以企業信用數據為例,目前主要分佈在工商、質檢、海關、公安、法院、技術監督、財政、稅務、商務、銀行等政府和業務管理部門,只有少部分數據存於企業。”陳晶瑩,政府信息尤其是行政執法信息的公開,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基礎性意義,呼籲盡快進一步開放政務信息。

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對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共享提出了總體要求。明確提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台"。

當然在保證數據開放的同時,還應該對數據的數量、質量和價值加以篩選和評價。同時陳晶瑩代表還建議,應該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設立跨機構的專項領導小組等來作為政務信息開放的制度保障。

(文/江南子)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