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老機廠 新風貌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7-09-08 13:57


文/陳承璋

夏季正中午,空氣熱得發燙。緊靠台北市民大道與京華城的台北機廠外圍牆,好似被烤熟,整面牆斑駁焦黑。


圍牆沿著台北市民大道一側,彷彿無止無盡蔓延下去,牆頂上尖刺圍籬,冷冷散發「生人勿近」的警告,自然的,路過的民眾也很難得知圍牆裡到底是什麼。

但自從今年 7 月 19 日起,圍牆的大門打開了,開放民眾預約參觀。

每次導覽都由老員工領隊,先從側門邊的小禮堂出發,依序是總辦公室、組立工場、鍛冶工場、原動室、鈑金工場、車件工場,最後是員工澡堂,逛完一圈約兩個半小時。

預約導覽 鐵道迷爭睹百年傳奇

開放至今已吸引很多鐵道迷爭相搶每週三與週六的限量名額,想目睹這幽閉已久的火車工廠百年歲月的面貌。倘現在預約,得要等到三個月後才能參觀。

台北機廠是全台火車的醫院,同時也是台灣火車工業的原鄉。坐落在信義區精華地段,占地 17 公頃大,一直以來是鐵路局所有,負責火車改裝與維修。

台北機廠最早可追溯至 1885 年清朝光緒年,當時稱作台北機器局,是劉銘傳開拓台灣現代化的重要基地。1895 年日本人來台後,即改為日本砲兵工廠,1900 年又轉移鐵道部,負責鐵路車輛維修,很快地,由於業務量繁雜,場地不敷使用,1935 年遷建現址。

二次大戰結束後,由國民政府接收,持續火車修復工作,直至 2012 年遷址至富岡車輛基地,台北機廠才功成身退。

座落於黃金地段的偌大土地,該怎麼使用,一度引起各界熱議。最後決定現址保留為鐵道博物館。明年開始,這裡將進行六階段的修復計畫,十年後將轉骨為亞洲最大鐵道博物館。

台北機廠經過多年歷史沉積,不少廠房設備十足珍貴。

殖民文化、技術精髓完整保存

鐵道文資工作者鄭銘彰時常接待國外對鐵道文化感興趣的外賓,了解台灣鐵道的發展軌跡。三年前,他曾帶東京大學博物館館長西野嘉章到機廠參觀,由於當時機廠還未確定未來是否要成為博物館,這位日本人就直說,如果機廠要拆掉,務必找他來台,「他想撿些我們不要的東西回到東京策展,」可見機廠文資潛力,日本人早已看到。

即便鐵道博物館仍處於籌備階段,台北機廠現址還是有許多可看的傳統鐵道文化。

比如說,從市民大道側門進入,左側即是從日治時期留下的員工澡堂,展現了日本傳統的澡堂文化。

走進員工澡堂,寬敞的澡堂有兩個浴池,澡堂兩側是圓弧大窗。當初日本人建造此澡堂,是為了體恤員工修車時常弄得滿身汗且全身髒汙,出工廠前讓員工洗的乾乾淨淨才出去,避免被別人看不起。此澡堂別具特色,老早被列為市定古蹟。

鍛冶工場內則有三組蒸氣錘,1889 年產自英國,直到 2012 年關廠前還在使用。但由於燒煤才能動,所以廠內炎熱,工人都只穿內褲,才能忍受高溫。鄭銘彰說,這三組蒸氣錘至今還能運作,可見台鐵的維修能力多厲害,來看過的英國人都嘆為觀止。而廠內留存下來的電聯車 EMU100,由於外型圓潤,與常見火車方方正正的樣子不同,又有「英國貴婦號」之稱,外面已看不到。

本期〈好享生活〉將帶你一探台北機廠的時光底蘊,也找來老員工與鐵道迷透過他們的故事,感受鐵道魅力。

來源:《遠見雜誌》 2017 年 9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遠見雜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