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鉅亨看世界〉好朋友將影響你一生

鉅亨網編譯林懇 2017-09-08 07:43

據《QZ》報導,雖然家長時常擔心青春期的孩子是否與最要好的朋友關係太緊密,但研究顯示青春期建立的朋友關係會影響到未來成人時的身心建設。

在《孩童發展》學術研究報告裡提道,與其擁有一大群但關係較不緊密的朋友圈,擁有一位「最好的朋友」的 15 歲至 16 歲孩童到達 25 歲時,將有更高的自我評價、較低的社交焦慮、較低的憂鬱。

據了解,之前研究顯示青春期的社交對身心健康有較大的關聯,會影響心理解壓機制、學業成績、及心靈穩定性。維吉尼亞大學的 Rachel Narr 特別對社交專研,希望找出少年時期的兒童是否應該君子之交淡如水。

Narr 在 10 年內追蹤了 169 名不分種族階層的 15 歲至 16 歲少年,並在 10 年後他們 25 歲時再次研究其身心健康。

問券調查內的問題包含了「最要好的朋友是誰」,並與對方朋友確認關係互通。

對於「你是否認為你很受歡迎?」的這個問題,Narr 也會對實驗者的朋友圈內做反覆確認。

擁有最好的朋友的定義則為「擁有親密溝通以及關心與互相支持的友誼」。

Narr 發現擁有一位最好的朋友人種雖然在短期內沒有較大的優勢,但長期有較大的正面影響。她指出,少年時期的友誼是人生家庭外建立的第一起人際關係,你無法選擇家人但可以選擇朋友。

而選擇的朋友及建立的關係是未來社交的基石。有位最要好的朋友是其次 (大多數 15 歲的最好朋友不會延續到 25 歲),但如何建立這關係的社交學問是在少年時期建立的。「成功案例」會給少年帶來社交自信,對下一階段的愛情關係有著相當大的影響。

反向的,受歡迎的「身份地位」族群在少年時期可能較會開趴、喝酒、與發生性關係,但在 25 歲時,這些事情已失去了「特別性」,並未收到眾人矚目。

做為結論,Narr 也無法判斷擁有緊密友情的人是因還是果,同時,也無法預測網路社群如臉書 Facebook (FB-US) 及 Snapchat (SNAP-US) 的影響。心理學教授 Joseph Allen 也呼籲讀者,「科技與社群媒體的發達會是表面性質的朋友增加,與少數朋友建立深層的友情才是優先選擇」,而這個選擇才會對剩下的人生造成正面的影響。

最後,也呼籲讀者,名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出自於《莊子.山木》) 而讀者也不應斷章取義,後面的「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也說明了雖然君子外表看此平淡,但心地卻如親人般。同時,小人雖看此甜蜜,但重利益,利斷義絕。無緣故 (根基) 合得來也會無緣故的分離,最重要是雙方建立心連心的友情根基。  (文:林懇)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