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40年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於圓山美術公園重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7-06 15:01
知名建築師王大閎興建的「建國南路自宅」,重現於台 北市立美術館旁的圓山美術公園內。 (圖/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提供)
消失四十餘年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在各界努力後終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旁的圓山美術公園內重現,今日舉行捐贈儀式,在文化部長鄭麗君及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的見證下,由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捐贈給台北市政府,即日起開放民眾參觀。
現年 100 歲的建築師王大閎,有「建築詩人」美譽,;他獨特的家世背景與學經歷,堪稱華人第一代最早接受西方現代建築洗禮的標竿性人物,雖然然受西方現代建築啟蒙,但王大閎總是思考如何將中國傳統建築的形式與空間美學與之接軌。其作品掌握了中國傳統合院與庭園的空間氛圍,並以現代建築的構造方式表現,住宅除建國南路自宅外,1964 年的虹廬與 1979 年的弘英別墅皆膾炙人口。
知名建築師王大閎興建的「建國南路自宅」,重現於台 北市立美術館旁的圓山美術公園內。 (圖/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提供)
王大閎最讓大家熟知的公共建築是,1961 年的台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1971 年的外交部與 1972 年的國父紀念館則各自在屋頂形式做不同的。其建築作品無數,但公認最能代表其建築風格者即是民國 42 年來台後於舊建國南路之自用的單身小宅—「建國南路自宅」也是王大閎在台灣開業後第一個作品,也是他「中國建築現代化」作品的濫觴。此宅雖後因地權不在而毀,但卻成為台灣建築史上的瑰寶。
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指出,「建國南路自宅」面積僅 26 坪,占地約 130 坪,高聳的圍牆,延續他在蘇州庭園的經驗;室內窗戶採圓形窗(月洞窗),搭配格狀窗櫺,營造了中國庭園空間的氣氛;室內外空間由紅、黑、白、清水磚等顏色構成,建構現代的東方意涵。鑑此,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乃自三年前結合各界的贊助,克服了各種困難,完成了此宅重建,並於今日王大閎 100 歲生日當天捐贈給台北市政府。
自宅開放時間為每周三至周日上午 9 時 30 分至下午 5 時 30 分,民眾可自由免費參觀。每周六上午則於上午 9 時 30 分起開放現場報名,名額 30 位由專人導覽的限定場次,不開放自由參觀,直至中午 12 點起才開放自由參觀。
『新聞來源/NOWnews http://www.nownews.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