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DB的警惕 新主權基金灑錢變招財 透明度備受質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7-02 10:45
主權財富基金 (SWF) 通常是富裕國家資金在全球尋找更多投資機會,但近年不少出現嚴重財赤及負債嚴重的國家,亦加入設立主權基金行列,目前並非對外投資,而是希望吸引外國資金到來投資,甚至為基建項目融資,與傳統操作大相逕庭,透明度也受到質疑。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導,首個主權基金出現在上世紀 50 年代,傳統上,基金所屬國家大多為石油出產國或坐擁大量貿易盈餘,例如挪威、科威特及新加坡,它們控制的基金資產高達 6.5 兆美元 (約 197 兆元新台幣),改變了全球投資面貌。
不過,土耳其、羅馬尼亞、印度及孟加拉等財力欠佳的國家,亦正籌備推出主權基金。土耳其政府已將市值數十億美元的企業股權注入主權基金,希望不久後發展至 2000 億美元 (約 6.07 兆元新台幣) 規模。
印度已於 2017/2018 財年向主權基金注入 1.5 億美元 (約 45.57 億元新台幣) 資產,並計劃向策略夥伴集資 12 億美元 (約 365 億元新台幣);孟加拉亦冀望 5 年內從外匯儲備撥出 100 億美元 (約 3038 億元新台幣) 種子基金。
傳統主權基金多屬外向型,專門在海外物色投資機會,以分散收入來源,並確保國家通膨平穩,同時能「積穀防饑」。但新興主權基金規模較小,操作以內向型為主,主要將政府持有的企業股權等資產包裝成基金,吸引外國投資或為大型基建項目融資。
市場人士警告,內向型基金一旦欠缺透明度,容易造成資源錯配,失去投資效益,更可能衍生貪污舞弊,例如馬來西亞的「一馬發展基金」(1MDB) 早前便傳出洗黑錢醜聞,最少受到 6 個國家調查。
羅馬尼亞早年成立國家主權基金,負責向共產時期被沒收產權的人作出賠償,基金經理科湼奇內批評羅馬尼亞主權基金目前由不同部門的部長打理,他們各自為本身負責的範疇制訂政策和策略,陷入各自為政,模式明顯「行不通」。
資產管理公司 SSgA 研究主管亨托夫亦稱,主權基金目前界線相當寬鬆,認為部分新興主權基金稱為「主權控股公司」更貼切,主要目的是吸引私人機構共同投資。
內向型主權基金還有另一缺點,就是難以評估表現,例如鐵路及港口項目或能刺激經濟,但成效難以在資產負債表量化。諮詢機構 GeoEconomica 董事總經理貝倫特批評,很多內向型主權基金根本不會向外公佈業績,賺錢與否外界無從知曉。
不過,仍有負責任的主權財富基金緊緊的看守著人民的荷包,並為人民創造財富。卡達是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天然資源為它帶來巨大財富,卡達主權財富基金 (QIA) 也累積高達 3350 億美元 (約 10.18 兆元新台幣),涉及的投資遍及房地產、能源及汽車等業務,財力雄厚。
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石油基金 (Government Petroleum Fund,2006 年改組為政府養老基金) 則是全球 15 家最大基金中唯一例外,該基金由挪威央行運作,每一項投資都要經過重重把關,以提升透明度,資產高達 9500 億美元 (約 28.86 兆元新台幣)。
正因為受到央行董事局監管,挪威石油基金無法掌握市場上每一個賺錢機會,最近更險些無法保住 4% 年度回報的目標,當地最近已有聲音要求改革基金運作模式。
近期油價下跌衝擊全球資產市場,主權財富基金 (SWF) 也面對資金緊縮,由 2015 年 3 月至今年 3 月間,全球主權基金的總資產下跌了 0.5%,較截至 2015 年 3 月的 2 年內,資產上升 14% 不可同日而語。主權基金今年首季已從全球股市及債市撤資 184 億美元 (約 5590 億元新台幣)。
各國主權財富基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BB%E6%9D%83%E8%B4%A2%E5%AF%8C%E5%9F%BA%E9%87%91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