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港股解碼】中國金控一日暴跌85%,誰在操縱股價?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4-12 22:49


繼昨日收盤暴跌57.48%後,中國金控(00875)今日再次跌3.70%。昨日中國金控暴跌的場面來的很出其不意,在早間10點左右,中國金控股價突然跳水,最大跌幅超過83%,全天振幅達574%,成交金額達6.31億港元。值得一提的是輝山乳業在2017年3月24號暴跌85%,全天振幅1024%,成交金額7.79億港元。與輝山乳業不同的是中國金控此次暴跌成懸疑,?何會突然暴跌呢?市場?說紛?。
 
實際上,中國金控在2017年3月31號的時候公布了業績,業績顯示營收同比下滑7.9%,而淨利潤則嚴重下滑11.28倍,虧損5.21億港元,虧損的金額比營收還大458%。不過該信息出來後,中國金控的股價反應不是很激烈,在4月3號開盤價還漲2%,截止4月10號,股價較3月31號僅跌去12.4%。可見業績表現並不是中國金控此次暴跌的原因。
 
中國金控在2017年4月11日的交易中,成交數量達120.35646856億股,是總股本的1.8倍左右,雖然有重複成交的股票,但如此大的成交量,不得不讓人懷疑有操縱之嫌。不過相關突發事件導致的股價暴跌在港交所很平常,因?港交所的股票沒有漲跌限制,因此受事件影響波動就很大,所有也不排除由公司事件導致的暴跌行?。
 
筆者找到2016年以來中國金控股價除了這次的前兩次異常表現,第一次是在2016年4月份,3月31號收盤價是0.123港元,短短3個交易日股價?到最高0.365港元,漲幅196.7%。第二次是在2016年11月份,11月4號收盤價是0.135港元,短短6個交易日股價漲到0.199港元,漲幅47.7%。這兩次中國金控股價的異動均與一家基金公司有關。

實際上,在2016年4月初,中國金控曾與珠海德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前海阿?兩家基金簽訂了可轉換債券的認購協議。當時珠海德谷和前海阿?同意認購中國金控共計24億港元的可換股債券。在這?說明的是前海阿?基金很容易讓人認?是阿?巴巴的附屬公司,其實不是,而阿?基金是在2016年3月10號,由中大?源資本名稱變更而來。


從時間上看,阿?基金名稱變更和與中國金控簽訂可轉換債券認購協議時間很接近,有點炒概念的意味。而且在中國金控第二次股價異動中也出現了阿?基金的影子。據相關網站在2016年11月份的公布,阿?基金買入股份的數量達27.04918032億股,持股率達39.25%,而一個叫施培寶的自然人投資者買入4.09836065億股,持股率5.95%。

阿?基金是什?鬼?阿?基金在2015年8月份才成立,最初的股東是姚美,後來在2016年3月10號,朱景生和蘇景招介入,姚美退出,不過接手的這兩位股東的背景並沒有詳細的資料。但中國金控股價前幾次異動均和阿?基金的動作高度重合,很大概率有著密切的聯系。值得一提的是對于2017年4月11號股價暴跌的原因,有市場人士爆料是十大股東之一,占有股本比例?5.57%的朱遠標質押股權遭遇斬倉所致。
 
不過我們還是要回到中國金控的業務上,按它的2016年年報顯示,它的?品目前主要有三種,分別?農?品、放貸和證券經紀。在這三種業務?品中,放貸業務和證券經紀業務是中國金控的新業務,2015年9月中國金控開始從事放貸業務,2016年開始從事證券經紀業務。在新業務中,放貸業務收入剛開始營運第一年就占了營收的13.3%。而中國金控主營農?品業務收入連年下滑,2016年則下滑21.7%。

在中國金控的成本中,行政支出曆來占成本比重較大,2016年行政支出1.25億港元,而2015年行政支出高達1.89億港元,均超過全年的營業收入。而在它的金融投資領域,金融資?到期虧損金額達到2.155億港元。這兩項部分金額就比營收多了2.65倍。那?中國金控這家企業好不好呢?很難說,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它的投資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均有待提高。

■ 文|陳銘京,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
本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想轉載請關注官方微信號港股解碼,留言獲取授權。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