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發改委否認“四大行債轉股工作全面暫停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12 07:57


路透北京1月11日 - 雖然中國“四大行債轉股項目全面暫停”的傳言被發改委否認,但銀行在債轉股過程中采取的“明股實債”操作模式已然被推上風口浪尖,凸顯以債權投資為核心優勢的銀行在債轉股操作中面臨窘境。

周三有傳言稱發改委口頭通知四大行暫停“明股實債”的債轉股操作模式,必須同股同權。中國發改委對此表示,網傳“四大行債轉股工作全面暫停,發改委明令禁止‘明股實債’”的文章中所涉該委內容不實,純屬編造。

不過,這令“明股實債”(即假股真債)模式成為市場爭議的焦點。

目前市場化債轉股協議額已超3,000億元人民幣。但有大行債轉股相關人士表示,大多項目都采取明股實債的模式,具體體現在設立基金投資企業股權時,銀行以理財等資金出資作為LP(有限合夥人)的優先級,以及基金的財務並表。


“一般來說,當投資方收取固定的利息、分紅或股權維持費,都是典型的明股實債。”一位從事債權投資的私募人士稱,“一些投資明面上看是股權投資,但底下也會簽‘抽屜協議’,要求有固定的回報,同時要求對方到期必須按比例回購等。”

有大行人士表示,銀行在股權投資方面經驗不足,采取明股實債類的債權操作模式也在情理之中。

“尤其是有壞賬風險的企業,這種企業的股權誰要?”他稱。

業內人士指出,債權投資主要著眼於融資主體、期限、還款來源、增信措施等要素,以期覆蓋利息本金;股權投資則重在企業主營業務的成長性以獲取超額收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路。

不過,亦有專家認為並不能簡單對明股實債予以否定。“優先股,永續債等等都是(明股實債),金融工具的屬性本來就很多元。”

但有地方AMC高管稱,此次事件說明市場對此輪債轉股效果信心不足。

當前,銀行積極推進債轉股落地,具體方式包括與企業共同設立產業基金、認購企業發行的可轉債等,但市場普遍擔心明股實債的方式只是將“短債”變成“長債”,而不能真正解決企業的問題。

“感覺就是會計上的做賬,拖延。”上述大行人士稱,“但這?拖著也不是辦法,債務越拖越大。”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董事會秘書陳建雄此前在接受路透專訪時亦指出,對於此次去產能、去杠桿的企業,如果無法成功轉型,即便通過債轉股緩解財務壓力,也只能短暫“殘喘”一兩年,而沒有真正解決其根本問題,“這也是這一輪債轉股真正需要考慮的問題。”

發改委網站刊登的新聞稿稱,鼓勵銀行、實施機構和企業自主協商開展市場化債轉股,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業務模式。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