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昌看市:迴避漫長不確定性等待是成本最小選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20 15:50
資深評論員、CCTV證券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遠昌(資料圖)
本文章內容為作者應和訊網專欄之邀,獨家授權和訊網發布。和訊網邀請各界名家開設專欄,為讀者提供趣聞博見。敬請讀者關注更新。
[主持人劉藝]15日凌晨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調升25個基點,從0.25%-0.5%上調至0.5%-0.75%。這是聯儲去年12月啟動近10年來首次加息後的再次加息,也是即將過去的2016年中唯一的一次。您怎麼看?
[楊遠昌]過去一年美股每次沖高,聯儲加息呼聲都會突然高漲,因為聯儲去年底加息後曾預計今年會加息數次,所以美股沖高後加息很容易被看成一個合理安排,當然通常美聯儲都會迴避這一點,比如美聯儲主席耶倫此次新聞發布了類似講話,她的觀點是經濟前景給貨幣政策帶來的影響是不斷變化的,自然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隨時間推移而變化,所以即便現在貨幣政策有變化,市場並不能得出一個確定的持續性的觀點。
我想耶輪這段講話首先是為稀釋貨幣政策變化的負面影響,但更重要的是為今年貨幣政策不斷修正找一個合適理由,因為美聯儲心中應該早有美股今年強勢的路線圖,只有如此才會預測今年加息數次,但實際上今年只加息了一次,因為美股沒有預期強,過去一年美股每一次看上去幾乎要實現突破,很快美股就會跌下來,如此反覆,最終使得聯儲今年加息幾次預測落空。但終歸美聯儲今年在最後時刻還是加息了一次,就算一次也不算太難看,最少短暫擺脫了加息隨意性陰影。顯然這又和近期美股實現的突破有關,這個突破又和特朗普贏得大選有關,因為市場預期特朗普接下來會通過財政減稅等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從這個角度說特朗普維護了美聯儲尊嚴。但另一方面,美聯儲聲明中繼續強化了去年底的思路,比如聯儲預計2017年將加息3次,比原預期多1次,但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任何在2017年中後預期基本上會被忽略,因為明年中期,特朗普政府將不斷通過美聯儲表達自己觀點。此前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多次表示,到時候會讓耶倫走人。而耶輪也表示即便任期屆滿,不擔任主席後也可能擔任聯儲理事。從這個角度說,特朗普又會重塑美聯儲。但無論如何美聯儲目前強化加息意願路線圖和特朗普通過財經政策刺激經濟路線圖實現了風險對沖。
[主持人劉藝]現在的問題是這種風險對沖會不會讓金融市場變得更美好?
[楊遠昌]通常涉及金融市場大方向思考,我都會用回顧歷史的方式解決問題,因為這需要一種連續性思考來控制思考的風險。關於美聯儲加息我在去年底有過大量描述,我的核心觀點是,美聯儲加息通常被大家理解為金融危機負面影響結束標誌,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一輪又一輪量化寬鬆政策是在肢解困難,肢解困難本質是先讓自己活着,然後活着的過程中用時間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市場各方都相信這是一個必然達到的目標,因為西方經濟史就是一部對抗金融危機史,這只不過是一個另外的重複,正因為這個信念美股走出了大牛市。而美聯儲宣布加息後,大家反而會如釋重負,終於可以擺脫這個信念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市場。但我當時認為經濟沒有看上去那麼好同時全球金融風險在上升,而美聯儲扣動扳機後,經濟如果沒有那麼好,那麼市場思考的不是加息本身對經濟短期的負面影響,而是過去幾年支持美股大牛信念的缺失,所以當時我認為美聯儲加息時間選擇過早。當然事後我們看到,在經歷年初經濟增長疲軟以及英國退歐等一系列事件後,美聯儲推遲到年底最後一刻加息。而這個遲來的加息本身就是一種態度,而這種態度也代表了一個現實環境,經濟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好。
展望未來,剛才我說過美聯儲強化加息意願路線圖和特朗普財經政策刺激經濟路線圖實現了風險對沖,這看上去不錯。但我也在思考另外一件事,當你在執行一個大計劃而且執行了很長時間,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之後到了一個關鍵時刻,你感到迷茫,你不知道這個計劃會不會最終實現,因為你看到了一些現實存在的風險,所以你感到害怕選擇放棄,轉而去做另外一個大計劃,似乎你控制了風險,控制了成本,但你過去長時間的積累,甚至最後可能的一個大成功也變得遙不可及,因為你選擇了重新開始,這條新路最終可能很好,也可能不好,但是最能明確的是你一開始沒有機會思考這條新路最終好壞,因為這個一開始的過程就存在巨大不確定,而以往的路被證明過程是美好的,顯然同樣面對一個最終結果的不確定,我們是冒漫長過程的巨大不確定性以及最終結局不確定性還是過程的平穩以及冒最終結局不確定性,哪個更劃算已經很明顯了,顯然迴避漫長不確定性的等待是成本最小的選擇。
顯然特朗普路線圖和美聯儲原有路線圖就是這樣一個對立的思考,特朗普選擇重新開始,這個重新開始以及漫長的過程存在巨大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並不是成本最小的方式。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會看到重新開始的「重新」,或者說這個「重新」依然會有點小爆發,但這個小爆發很難說一定是爆發的結局,甚至說近期美股是小爆發是預演,又或者說小爆發之前的最後一跌時間並不會長,但最後一跌的力度並不會小。
[主持人劉藝]本周大盤加速下滑,盤中無明顯反彈,這種情況對於股市重點該關注什麼呢?
[楊遠昌]好的,國慶以後大盤出現了一波明顯上漲行情,當然操作上10月18日開始我重新看多,強調停止控制風險。而在滬指周k線連續收出七連陽線後,也就是本月第一周滬指開始收陰,當時我強調操作敏感度可以進一步提高,並明確了賣出的一系列條件,包括大盤從周k線角度看,如果沒有收陽,大盤將面臨中線調整,上周雖然出現一根陽線,但我認為陽線並不明顯,強調短期操作上依然需要高度警惕,也就是原有賣出條件上依然有效。而本周滬指收陰,也就是滿足了控制風險的條件,因此後市操作上反彈控制風險為主。
[主持人劉藝]那麼對於商品期貨的投資觀點您有什麼改變嗎?
[楊遠昌]好的,商品期貨方面漲跌互現,農產品(000061,股吧)保持強勢,工業品相對低迷。和股市一樣,商品期貨目前也到了一個關鍵時期,說到底就是我以往談到的股市期市仍有最後一跌,而商品操作上目前建議逐步離場觀望,而全線離場還是我上周說的一系列條件,其中就包括美股日k線收陰後再收陰。
楊遠昌:CCTV證券資訊頻道資深評論員、《遠昌看市》製片人、CCTV證券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0年任職於北京東方趨勢期間創立「股票操作波動理論」。2003年在北京首創期貨推出期貨創新業務。2008年在CCTV證券資訊頻道創立以上證指數為交易標的的波動指數,在上證指數漲幅為65%的時候,波動指數收益率超過220%。2014年起擔任陽光私募基金經理,管理產品包括西藏信託遠見者1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遠見者1期2014年收益率81.9%。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