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入市量持平前兩月之和 成交跌幅收窄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2-20 09:30
據亞豪君岳會統計數據顯示,12月第三周(12月12日-12月18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共實現成交1381套,成交面積16.62萬平方米,環比分別減少10%、14%。與此同時,上周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價42951元/平方米,環比下滑7%。
而截至18日,12月北京商品住宅共實現成交3728套,成交面積45.47萬平方,相比上月同期均減少2%。與11月和10月分別環比下跌30%、32%相比,12月商品住宅成交的環比跌幅明顯收窄,經歷2個月嚴厲調控後,北京樓市銷量開始企穩。
調控前後北京商品住宅銷量變化:
數據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認為,自「930」調控之後,北京商品住宅成交情況已連續3個月出現下跌,造成這一轉向的原因主要在於,調控收緊使得部分購房者失去購買能力,以及供應方的止步不前。不過在經歷了兩個月的市場篩選之後,部分資格受限或資金受限的客戶已被剔除,目前市場當中所保留的多為真正「剛需」客群,以及資金轉圜度更高的中高端客群,需求市場逐漸穩定。而對着年底部分房企開始集中推盤,搶跑市場、回籠資金,市場供應明顯回升,曾一度蟄伏的購房需求受到激發,使得歲末12月的成交量出現企穩回升之勢。
從供應情況來看,12月第三周(12月12日-12月18日)北京商品住宅市場共有兩個項目入市,分別為別墅項目北科建泰禾麗春湖院子與商辦項目國門智慧城,兩個項目共新增住宅產品360套,預售許可面積4.4萬平方米。而截至18日,12月商品住宅的入市項目量已達到16個,新增供應套數4596套,幾乎相當於10月與11月供應量之和。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分析認為,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當中,高層表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從這一態度當中可以看出,當前對於房地產市場收緊調控的持續性將是中長期的。因此前期高價拿地,面臨較大資金成本壓力的項目,或是抗壓性較差的中小房企紛紛選擇「積極應對」,入市節奏逐漸加快。不過隨著12月這波集中「沖業績」潮的逐漸退去,2017年一季度市場供應也將隨之進入季節性低迷期。
12月第三周(12月12日-12月18日)商品住宅成交套數排行榜: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