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降息恐對經濟提振意義不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英國《金融時報》 吉密歐 北京報導
由於對經濟放緩和通縮威脅的擔憂日益增加,中國央行(PBoC)周六實施了三個月內的第二次降息舉措。
當晚,中國央行將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下調了25個基點至5.35%,一年期基準存款利率也下調同樣幅度至2.5%。該降息舉措從午夜開始生效。
去年11月22日,中國央行曾在逾兩年內首次降息。不過,由於增長繼續下滑、通縮日益明顯,許多中國分析人士和政策制定者一直在呼籲央行實施進一步貨幣寬鬆舉措。
中國生者價格指數(PPI)已持續下跌三年,是有記錄以來最長的下跌。通脹的主要衡量指標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今年1月僅同比增長0.8%,是自2009年11月以來的最弱增長。
在公佈最新降息舉措之際,央行解釋:“近幾個月以來,消費物價漲幅有所回落,工業品價格降幅擴大,對實際利率水平形成推升作用。”
去年,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全球最大經濟體。不過,中國也出現了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的最慢增速,經濟年增速只有7.4%。
根據周日發布的中國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2月份中國規模龐大的製造業連續第二個月收縮。
當月中國官方PMI指數為49.9,比1月份的49.8略微升高了一點,不過仍低於50的榮枯,表示製造業仍處於萎縮之中。
而1月份的讀數則是28個月內的最低值。從更大的層面來,這一超低讀數反映了中國經濟放緩正在加劇。
多數分析師和經濟學家預計,由於此前過熱的房地市場已陷入持續低迷,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繼續下滑。
根據頂級房地研究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China Index Academy)周六發布的數據,今年2月中國100個主要城市的住房平均交易價格同比下跌了3.84%。
由於全球許多地區深陷增長乏力困境,而能源價格也出現暴跌,許多經濟體——特別是歐洲各國和日本——都面臨通縮的威脅。
就在上周,歐元區各國央行和日本央行曾樂觀表示,量化寬鬆和貨幣貶值政策有可能幫助它們成功避免全面通縮。
與此同時,在半年一次的美國國會聽證會上,美聯儲(Fed)主席詹尼特耶倫(Janet Yellen)則表達了對通縮的擔心。她,只有在通脹率回到2%的目標通脹率以上之時,美聯儲才會開始加息。
耶倫還專門提到,對於美國經濟增長前景而言,中國經濟放緩幅度超預期將是一個重大風險。
分析師表示,中國最近這次降息不太可能對中國經濟繼續放緩生巨大的逆轉作用。這部分是因為,近期出借的資金中,多數都被用於展期過去幾年裏積累的巨大現存債務。
過去幾年內,中國几乎不受監管的影子銀行體系不斷膨脹。這一局面也意味,對正規銀行基準利率的調整,不一定會像過去那樣生同樣巨大的影響。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中國問題首席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表示:“貸款中有很大部分的利息與基準利率並無關係,因此此次降息最直接的影響,應該是降低從銀行正規渠道貸款的借款方的融資成本,而它們几乎全是規模較大的企業和國有企業。我們如今並不能確信……下調存款基準利率,是否會通過整個金融體系降低融資成本,並從更大層面上幫助降低利率。”(FT中文網)
譯者/簡易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