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法》被批政企不分 國改關鍵在轉向管資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15 12:40
和訊網消息10月15日,由野三坡中國經濟論壇論壇組委會主辦、保定市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野三坡中國經濟論壇」在河北野三坡舉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黨組書記陳清泰在會上表示,《企業法》的立意政企不分,導致所有權與經營權不分等問題幾十年得不到解決,當前新一輪國企改革的主導方面已經不是「國有企業」自身,而是在國家層面推進國有資產實現形式的資本化。
陳清泰表示,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關系一是產權關系明晰;二是企業全部法人財產;三是出資者按投入企業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基本權益;四是企業按市場需要,組織生產者經營,政府不直接干預;五是經營者和職工之間的關系,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機制。
「20多年過去,現代企業制度的如上特征在企業中尚未普遍體現。」陳清泰表示,一些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尚未真正確立,現代企業制度還不健全,政企不分、政資不分依然存在,國有資產監管越位、缺位、錯位現象還存在。今天很多糾結和爭論的一個原因就是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初衷缺乏理解,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管理企業,如何用政府力量做強做大,輕視了企業制度轉型的重要性,頂層國企的整體轉制一直未能實質性進行。
陳清泰表示,管資本為主的改革是一件新事物,需要對一些含混的概念尚需澄清。目前對「管資本為主」有兩種理解。一種理解認為,管資本是指監管機構直接監管的對象由「企業」轉變為「資本」,實現這個轉變必要的前提是國有資產實現形式要有實物形態的「企業」,轉換成價值形態的「資本」。隨着國有資產實現形式的資本化,監管部門應該轉向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機構的監管。通過投資運營機構的隔離,監管機構與實體企業將不再有直接的產權關系,也無權穿越投資運營機構干預其投資的公司。監管機構不管企業,政企分開將順理成章。
另一種理解認為,管資本是在繼續強化對未轉制企業監管的同時,把監管擴張到這些企業可以運作的資本,包括重點管好這些企業的「國有資本布局」等。
陳清泰表示,管資本為主是中央的重要決策,是這一輪國企改革的亮點,是解決長期困擾我們的諸多體制性矛盾的一把鑰匙。向管資本為主轉型不是立即可以實現的,需要創造必要的條件,這一過程就是國有資產實現形式的轉換,是企業制度的替代,是國有企業向市場主體「屬性」的變遷,也是政府管理方式的轉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