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松預期再起 期指早盤暴漲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股指期貨訊息 2月26日上午,期指早盤小幅震盪,11點左右突然暴漲,主力合約1503午盤收報3559.4點,較昨日結算價大漲2.13%。上證綜指午盤收於3273.8點,上漲1.39%;深圳成指午盤收於11639.56點,上漲0.87%。
中國城市金融學會秘書長詹向陽近兩日連續在《金融時報》發文,探討通縮威脅與貨幣政策。他認為,從目前國內經濟與貨幣的實際情況和數據來看,通縮離我們已經很近了。
第一,宏觀經濟形勢嚴峻。2014年國內gdp同比增長7.4%,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創18年來最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5.7%,明顯低於2005年至2011年26.1%的年均增速,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增速的大幅下滑是當前經濟下行的主要因素。
第二,貨幣供給增長放緩。截至2014年12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2.2%,比上年增速降低1.4個百分點,比1986年至2013年21.05%的平均值低8.85個百分點,為連續第四個月增速下滑。因此,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三,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放緩,工業品價格持續下跌。2014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0%,漲幅創5年來新低,2015年1月份cpi同比僅增長0.8%,自2009年11月以來首次落入1%以內;2014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9%,2015年1月同比下降4.3%,連續35個月下降,持續時間之長為20年來之最。
而對於政策方面,他認為貨幣政策要維持流動性的適度充裕,確保適度的流動性供應和貸款的適度增長。今年的貨幣政策定調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松緊適度意味著貨幣政策調整的空間和彈性較大,應在穩健基礎上向寬鬆方向適度調整。
繼去年11月21日全面降息后,時隔75天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體現了貨幣政策為應對經濟弱勢開局、通縮壓力加大以及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居高不下而采取的措施。下一階段,為應對通縮的可能,央行還應對法定準備金率、基準利率等傳統工具進行適時、適度調整,保持適度的流動性。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