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前景不明 難尋「接盤俠」?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0-12 08:35
特約記者 劉燕秋 北京報道
在商業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的故事常令人唏噓,特別是,當曾經的潮流引領者再也無力昂首於浪潮之巔。
近期,各路媒體消息顯示社交網站 Twitter 已經正式准備對外尋求轉讓,據報道,Twitter 制定的轉讓時間表,是在 10 月 27 日發布三季度財務報告之前,能夠完成對外轉讓的談判。
然而,似乎沒人願意做它的接盤俠。此前傳言有幾家大公司對 Twitter 抱有收購興趣,但隨後又爆出 Salesforce、谷歌、迪士尼等多家公司均無意收購。最新的消息是,北京時間 10 月 11 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Salesforce 仍在評估是否對 Twitter 發起競購。Twitter 所有的潛在競購者,特別是 Salesforce,在市場消息稱他們將考慮收購 Twitter 者之後,股價均出現了下跌。
不僅外部收購方不明,Twitter 內部也在未來發展路徑上產生了分歧。 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會成員埃文 · 威廉姆斯贊成出售,而現任掌門人傑克 · 多西一直反對出售,希望能夠作為獨立的公司運營下去。在 9 月 8 日的一次董事會會議上,多西仍然反對對外轉讓公司。
在這位重新執掌 Twitter 不到一年的創始人看來,Twitter 應該保持現有的發展軌道,繼續進行微博客產品的改良,同時在網絡視頻直播領域增加投資,以此吸引用戶。
Twitter 在 2015 年 3 月收購了提供直播服務的 Periscope,並於今年 4 月進軍視頻直播市場。Twitter 還在獲取體育、政治和娛樂內容等方面簽訂了大量合作協議,比如獲得美國橄欖球聯盟周四晚賽事的在線直播權。但截至目前,Twitter 的上述努力還沒有大幅提升用戶數量,或是讓廣告主加大對 Twitter 平台的廣告投放力度。
Twitter 由傑克 · 多西創辦於 2006 年 3 月。它以 140 字的有限字符定義了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並滲透進政治、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人們不僅用它打發時間,也使用它發現和傳播新聞,實現公眾參與,構建私人或商業網絡。
事實上,人們很難不將 Twitter 和它的中國「門徒」微博相比較,兩者也都曾經歷過巨大的起伏。在中國,2010 年被稱為「微博元年」,「圍觀改變中國」的口號曾激盪人心。隨後,微信的出現令微博由盛轉衰。2014 年,微博上市,同樣不乏唱衰之聲。
但微博今年二季度財報卻好得令人意外,其收入和用戶雙雙高速增長。財報顯示,其總營收達 9.27 億元,同比增長 36%,凈營收同比增長 516%。用戶數據上,微博 6 月的月活躍用戶數較上年同期增長 33%。
盈利的背後,是采取「下沉」策略的微博在用戶群體、內容甚至整個調性上進行了全面調整。如今,你很難再在微博上看到「圍觀改變中國」這樣的宏大敘事了,它變得更生活化和娛樂化。微博還成了網紅達人的聚集地,Papi 醬的走紅正是始於微博。另外,背靠阿里的微博也更便於打造網紅電商的閉環。
相比之下,Twitter 則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4 年以來 Twitter 單季度利潤均為負值。它的用戶活躍度在變差,2016 年 Q2,它的 MAU(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幅也進入了負數區。
對於 Twitter 來說,曾試圖收購它的 Facebook 始終是籠罩其上的一片陰霾。不過,兩者的差距已日趨明顯——如今的 Facebook 看上去更「重」,不僅擁有 Messenger、Whatsapp、Instagram 等核心社交應用,更在 AI、VR 等前沿領域強勢布局。
Snap 等更新潮的社交新秀也在沖擊着既有格局。這家主打「閱後即焚」的公司剛傳出 IPO 的消息,在上一輪的融資中,Snap 的估值接近 180 億美元,上市後,市場預期 Snap 的市值將超過 250 億美元。
很多人悲觀地預測,前景不明的 Twitter 可能會成為下一個雅虎。它們都頻繁更換首席執行官和高管,然而發展方向並沒有太大的變化;都擁有一個強大的平台,發展戰略卻遭到了質疑;也都在是否被收購這個問題上猶疑不決。
就在本周一,多西給職員發了一份內部備忘錄。這篇文章里,他對收購事宜只字不提,而是將 Twitter 定位為「大眾的新聞網絡」,甚至不乏情懷地寫道:「我們幾乎花了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來弄清一系列真相,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我們究竟是誰』以及『我們為何會在這里』。」探究的結果是,「Twitter 就是『當前正在發生的事兒』與『每個人都在討論的事情』——新聞與話題。」
確實,時至今日,Twitter 仍然具備引發全球新聞話題的能力。上周日晚上 Twitter 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有超過 1700 萬條關於美國總統電視辯論的推文在 Twitter 上發出。Twitter 還是特朗普宣傳自己的平台。
但做新聞,似乎從來都不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倒是有分析師稱,這種行動會導致一些媒體公司產生收購沖動。
是接受收購還是重整旗鼓?恐怕沒人知道,這只藍色小鳥將飛向何方。(編輯:黃鍇,郵箱:huangk@@21jingji.com)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