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紡織:輕奢行業的前世今生 薦2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20 11:10
報告摘要:
輕奢行業開辟奢侈品行業新藍海。在後金融危機時代,美國、歐洲等主要奢侈品消費國家和地區經濟疲軟,中國反腐和經濟增速下滑,奢侈品市場受到嚴重沖擊。而以「可負擔的奢侈品」為定位的輕奢品牌成為了傳統奢侈品的替代品,輕奢品牌具有奢侈品的基因、具備高性價比(300美金門檻)以及較為年輕的消費人群,他們的出現填補了奢侈品和大眾消費品間的市場空間,開拓新的市場,獲得了快速發展。
四類輕奢品牌詮釋了輕奢行業的發展歷程。「輕奢」品牌發源於一線品牌的副線,成長於快速發展的二線品牌,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品牌或者個性化的品牌出現在中高端的市場。上世紀80年代,以GiorgioArmani為代表的新晉奢侈品牌開始大力發展一系列價格更便宜、設計更年輕化的副線品牌,以獲得品牌的快速發展。真正將輕奢作為市場定位和營銷理念並且開拓出一片「輕奢」市場的還是以Coach和MichealKors為代表的二線品牌。Coach是最先定義自己為輕奢品牌的輕奢鼻祖,並且成功的做大了輕奢市場。但由於過度依賴折扣店的盲目擴張,Coach品牌價值被稀釋,並受到MichealKors、ToryBurch等品牌的激烈競爭,Coach曾陷入危機。但經過一系列的戰略轉型,尤其是痛定思痛的減少折扣促銷活動、走高端化路線,Coach開始恢復增長。MichealKors曾經是風靡全球的輕奢之王,但同樣遭遇了過快擴張後的滑鐵盧。定位輕奢的新興設計師品牌越來越多的出現,他們以標志性的爆款吸引客戶、善用明星的宣傳,成為了輕奢市場中快速成長的新興力量。同時,平價高街品牌,如H&M等也通過推出限量版的高端線吸引輕奢客群。
輕奢品牌在中國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首先,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為輕奢品牌奠定了客群基礎,目前中國中產階級人口已經突破1億人,而且未來將會逐漸發展壯大。其次,消費觀念的變遷使得中國消費者更加注重品質和個性化消費,不盲目跟風「大牌」。再者,輕奢品牌在中國的滲透率還比較低,輕奢巨頭們與傳統奢侈品巨頭們的收入分布相比較,中國輕奢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並購品牌和集團化運作或稱為國內輕奢行業的發展趨勢。從國際經驗來看,單一輕奢品牌往往呈現出3-5年的快速增長時期,之後陷入發展瓶頸。並且隨着市場上定位輕奢的品牌層出不窮,單一品牌將受到激烈的市場競爭。傳統奢侈品行業龍頭,如LVMH、Kerring集團等無不是通過不斷的並購而發展成長,形成品牌協同效應和品牌互補效應。
上市公司以並購切入輕奢行業。以歌力思(603808,股吧)、山東如意(002193,股吧)為代表的上市公司正通過並購海外輕奢品牌,布局輕奢行業,搶占行業發展的紅利期。
風險提示:終端消費低迷,品牌發展不及預期【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