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經濟師屈宏斌:房產調控對實體經濟影響不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師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指出,歐債危機不會導致中國出口整體復蘇格局的逆轉,為化解通脹風險還需要政策繼續適度從緊,房產調控對實體經濟影響不大。
中國證券報5月28日報道,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師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就歐債危機對我國出口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屈宏斌表示,歐洲債務危機帶來全球經濟增長“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比較小。具體到中國來講,歐元貶值會對中國出口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但不會導致中國出口整體復蘇的格局逆轉。一方面,作為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的亞洲周邊國家經濟復蘇都比較強勁,另一方面,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復蘇也是超預期的。這都是積極變化。對歐債危機的負面影響不應有過多擔憂,歐元貶值可能使我們前四個月平均30%的出口增長有所回落,但全年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幾乎不可能。中國今年出口一定好于去年,實現兩位數的增長是毫無疑問的。
就如何擔待2010年以來國內信貸政策的收緊,屈宏斌表示,如周小川在第二輪中美經濟與戰略對話上所說,中國經濟政策依據是以國內為主。對于國內形勢的判斷,年初大家有不同意見,但現在統一的認識就是通脹、過熱。通脹是中國經濟進入2010年來的最主要風險。我認為歐債危機和歐元問題不能幫助中國解決通脹問題。從這一點來講,為了化解通脹風險,還需要政策繼續適度從緊。
就日前一些機構紛紛推遲中國的加息預期消息,屈宏斌指出,中國這一輪緊縮政策的具體工具明顯以數量型為主,價格手段為輔。從這一意義來講,加息只是輔助性工具,我不認為它對政策松緊至關重要。主要的從緊政策手段,比如存款準備金上調、對新增貸款的嚴厲監管、公開市場操作吸收更多流動性、包括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新開工項目的控制,這些毫無疑問都應該持續下去。我認為這些政策絲毫沒有改變,也不該發生改變,這是這一輪從緊政策的主線。至于何時加息、加多少都是次要的。
當然,股票市場非常關心加息。我覺得,加息時間上推遲或者力度減小不是沒有可能。這不僅僅是考慮歐債問題,還要考慮最新一輪微觀政策,比如房地產、節能減排等,客觀上會有一定緊縮效果。為了防止出現緊縮,政策力度上不要出現疊加,不要出現過度。這可能會影響利率政策的出臺時機。
就房地產市場調控會對實體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屈宏斌表示,從決策者來講,這一輪房地產市場調控面臨的挑戰是最嚴峻的。經過屢次調控后,房價都在短期出現報復性上漲,從而使大家形成強烈預期,就是房價只漲不跌。這使得本輪調控有兩點含義,第一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第二,調控成功的標志就是打破房價只漲不跌的預期,即不能出現短期房價快速上漲。
大家認為房價下跌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我認為這是一個誤區。即便出現房價回落或調整,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不會像想象中那么嚴重。首先,盡管近年房地產價格上漲比較快,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杠桿率、負債率比較低,房價縮水對銀行體系的負面影響沒有其他國家那么大。另外購房者杠桿率、借貸率也比較低,房價調整對家庭資產負債表影響比較小。
至于后續政策,我認為有待進一步觀察。目前由于政府的宣誓效應,市場處于觀望狀態,出現量縮、價格松動的狀況,但這可能還不夠。一旦市場預期出現價格回升的狀況,就可能迫使政府出臺更多政策。我認為,大中城市出現房價下降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對于房地產調控給股市帶來的影響,我認為任何一個新的政策收緊都會形成利空影響,但要強調的是,經濟復蘇以后,特別09年第三季度以來,市場已經出現明顯回調,年初到現在估值已經回調20%,大部分已經反映了政策收緊的影響。從未來三到六個月來看,隨著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經濟開始降溫,特別是七、八月份以后通脹有望見頂回落,大家會認識到這有利于進一步緩解通脹壓力。從基本面來說,這反而對市場有利,將對市場起到積極的鼓勵性作用。
(孫海琴?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