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旭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體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財政部部長謝旭人28日發表報告,提出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三大方向,表示將積極推進稅制改革、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并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據新華社5月28日報道,中國財政部部長謝旭人28日在中宣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教育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聯合舉辦的形勢報告會上指出,根據新的形勢和要求,今后財政部門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和溫家寶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穩妥地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財稅體制、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
謝旭人在報告中提出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三大方向。
一是積極推進稅制改革,完善有利于科學發展的稅收制度。堅持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原則,優化稅制結構,公平稅收負擔,規范收入分配秩序。進一步完善增值稅、消費稅和企業所得稅制度,促進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健全個人所得稅制度,增強調節收入分配作用。推進資源稅制度改革,強化稅收促進資源節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作用。統一內外資企業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等制度,促進城市建設和教育發展,公平稅收負擔。落實成品油稅費改革各項措施,進一步理順稅費關系,建立完善籌集公路發展資金的長效機制和稅收引導能源消費的新機制。加快地方稅收體系建設,增強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按照“正稅清費”的原則,分類規范收費、基金管理,充分發揮稅收在籌集財政收入中的主渠道作用。
二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在保持分稅制財政體制框架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圍繞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主體功能區建設,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體制,促進地區和城鄉協調發展。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支出責任。在轉變政府職能、明確政府和市場作用邊界的基礎上,按照法律規定、受益范圍、成本效率、基層優先等原則,界定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科學設置、合理搭配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發揮好各自的作用,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的規模和比例,分類規范專項轉移支付,提高資金分配透明度和使用效益。完善省以下財政體制,建立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省直管縣”和“鄉財縣管”等財政管理方式改革,提高管理效率。
三是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提高預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要建立由公共財政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社會保障預算組成的有機銜接、更加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預算制度,全面編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逐步擴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行范圍,推動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積極穩妥試編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為編制社會保障預算創造條件。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預算公開制度,加強各項基礎工作,使預算公開工作做到法制化、規范化,增強預算透明度。
(劉沙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