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企業未投產成被告 美糾纏“石膏板事件”動機存疑
鉅亨網新聞中心
北新建材下屬泰山石膏出資設立的兩子公司,目前尚未投入生產,卻也在近期的“石膏板事件”中成為多宗美國訴訟的被告。如此明顯的錯誤,進一步加深了中國企業的質疑。
據每日經濟新聞5月28日報道,5月27日從權威渠道獲悉,北新建材下屬泰山石膏2009年和2010年剛剛出資設立的子公司泰山石膏(河南)有限公司和泰山石膏(銅陵)有限公司,目前尚未投入生產,卻也在近期的“石膏板事件”中,成為了多宗美國訴訟的被告。
訴訟中存有如此明顯的錯誤,進一步加深了中國企業的質疑。
同時,美方發起此次 “石膏板訴訟”,跳過行業鏈中間的各環節,將矛頭直指中國制造商,其嚴謹程度也受到懷疑。27日,有中國企業懷疑,這種做法的背后是否有貿易保護主義作祟?
泰山石膏至今未收到判決文件
據了解,針對中國產石膏板,目前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CPSC)收到3,082份相關投訴,分別來自于30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涉及被告達96家。而投訴量在去年9月底才為1,200份,半年多的時間里就已經翻了一番。中國當前應訴的企業僅僅只有可耐福(天津)一家,其余的95家企業似乎過于被動。
然而,記者從有關渠道得知,上述倍增的投訴量里存有不少的 “水分”。27日獲悉,北新建材下屬泰山石膏2009年和2010年剛剛出資設立的子公司泰山石膏(河南)有限公司和泰山石膏(銅陵)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目前尚未投入生產,更不可能向美國銷售任何石膏板,結果卻也成為多宗美國訴訟的被告之一。
有關知情人士透露,盡管泰山石膏曾考慮積極應訴,但通過審慎評估,有關專家建議不要落入原告“濫訴”的陷阱。
2010年4月8日美國新奧爾良市聯邦地區法官做出判令,判決泰山石膏向7戶美國家庭支付賠償費共計260萬美元。但經過記者向泰山石膏有關方面求證,后者卻未收到美國法院送達的上述文件,也不清楚美國該次判令相關結論的技術機理和調查過程。
業內人士分析,泰山石膏的例子也代表了當前中國石膏板企業在此次糾紛中的兩難境地,跨國訴訟本身成本很高,更重要的是,事情看起來不再是起訴和應訴那么簡單。
美方存誘導訴訟嫌疑
據了解,在美國,產品責任案件中的責任主體一般被稱之為 “加害者”,包括產品生產和流通各個環節的參與者。就石膏板而言,其中包括房地產開發商、建筑商、石膏板銷售商、石膏板進口商以及石膏板生產商和原料供應商等。
因此,一位法律專家認為,美方提起訴訟應按照法律規范層層推進,行業鏈條中各環節都應承擔其責任,跳過中間各環節而直指中國制造商的行為值得商榷。他表示,既然經過美國權威部門的認定,不能證明此類產品不合美國質量標準,那么產品責任被訴的主體,就應該是整個產品的流通鏈。
“訴訟誰這是原告的自由。”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喬陸27日表示,但如果從僅僅只針對石膏板生產企業來看,不排除美方包括律師在內的有關方面進行了一些誘導。
而且,有中國業內人士提出,在訴訟期間,美國公司、機構往往還利用政客、媒體的力量制造輿論,施加壓力,錯誤引導消費者。
輸美產品符合美國標準
一位石膏板行業專家27日對記者指出,經過30年的發展,當前中國國內包括北新建材在內的大型現代化工廠已經全部采用國際標準進行生產并獲得認證,同時也獲得有關國際質量認證和美國UL認證、英國BS認證。
據了解,除了此次美國的突然集中投訴之外,在全球從來沒有類似關于中國產石膏板的投訴。而且,迄今為止并沒有收到任何世界其他地區關于2006年同批次產品出現問題的投訴和聲音。被調查的中國石膏板產品均有美國標準ASTM標志,說明它們符合美國材料與測試協會頒布的測試標準。來自CPSC在2009年11月公布的檢測報告認為,“問題中國石膏板”有害物質含量沒有超出美國的石膏板產品標準規范。“石膏板本身不會產生甲醛。”該機構認為投訴中所說的鼻子流血、經常性頭疼、呼吸困難和哮喘等健康問題應源于甲醛,其來源是居室內的家具地毯等物質。
不過,美國方面也存在不同的聲音。據外媒報道,美國司法協會主席AnthonyTarricone就曾表示,泰山石膏股份銷往美國的獲利產品現已證實存在缺陷,造成了數百萬美元損失,削減了住宅價值,造成難以計數的健康問題。
中美建材行業競爭激烈
對產品是否存在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新型建材的崛起,正讓美國企業面臨巨大的競爭。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建材工業出口交貨值達1,422億元,累計出口金額高達152億美元。中國一直連續多年保持著“世界建材出口大國”的地位。這也引起了一些國際貿易摩擦。
近幾年來,包括鋼管、陶瓷、家具等產品在內的國際貿易糾紛一直不斷,歐美一些國家一直對建材產品設立種種貿易壁壘,采取各種方式打壓市場份額快速增長的中國建材產品。
有行業人士認為,這起所謂的質量糾紛案件,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突然升溫并直指“中國制造”,顯然也有著諸多復雜的因素。
(王彥彥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