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重慶保險業參與新醫改呈現五大特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前三季度,重慶保監局認真貫徹落實保監會關于深入貫徹醫改意見、積極按照建設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相關要求,推動轄區保險業以全面參與新醫改為契機,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努力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多樣化的健康保障需求,呈現五大特點。

業務規模穩步擴大

前三季度,全市累計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7.64億元,同比增長17.8%,承保人次2455萬,同比增長15%。其中長期健康險保費收入4.87億元,短期健康險保費收入2.77億元;醫療保險保費收入3.98億元,疾病保險保費收入3.65億元,失能保險15.7萬元。

服務領域穩步拓展


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各種補充醫療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前三季度,全市城鎮職工大額補充醫療保險已實現40個區縣全覆蓋,承保人次319.6萬,保費收入19794萬元;城鄉居民合作醫療補充保險(含新農合補充醫療保險)開辦區縣由3個拓展到7個,承保人次385.7萬,保費收入3285萬元,均大幅超過2009年全年的業務規模。

同時,重慶保險業通過“政府主導、公司承辦、市場運作”模式開辦的農村醫療責任保險,目前已由江津區拓展到合川區、榮昌縣等9個區縣,為732家醫院提供5612萬元保險保障,保費收入365萬元,處理醫療責任事故和醫療糾紛168起。

此外,由市財政全額出資(每年每人保費50元)的城鄉孕產婦及新生兒保險已為全市40個區縣40萬城鄉孕產婦及新生兒提供保險保障。城鄉孕產婦在住院分娩過程中因意外或急性病身故,或者新生兒身故或有生理缺陷等,可獲得3000元-2.5萬元不等的保險賠付。前三季度,參與保險公司已接到報案395起,給付保險金277萬元。

運作模式創新穩步推進

2008年以前,重慶補充醫療保險一般采取契約型經營模式,即由保險公司與社保管理機構簽訂合同,由保險公司自負盈虧,承擔一定的經營風險。目前開辦社保補充醫療保險的區縣,80%以上采用契約型承保模式。由于賠付較高、經營風險大,近年來部分保險公司探索通過基金型運作模式承保,即受托提供賬戶管理、報銷、結算等經辦服務,同時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無需對基金兜底。目前合川區、大足縣等5個區縣的城鎮職工大額補充醫療保險均采用基金型經營模式。

保障水平穩步上升

近年來,重慶市基本醫療保險保障對象和人群不斷擴大,報銷比例和保障水平大幅上升,與之相銜接的費用報銷型補充醫療保險支付水平呈持續攀升態勢。如在城鎮職工大額補充醫療保險方面,萬州區、銅梁縣的最高支付限額由2008年的20萬元提高到目前的35-40萬元。在新農合補充醫療保險方面,相關公司采取“小額補充,大額補償”超賠模式承保,政府從當年度籌集的新農合住院總基金中撥出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保費支付給保險公司,在不多交納一分錢的情況下,參合農民在鄉鎮、區級和市級醫院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分別提高5%、4%和3%。巴南區、彭水縣等區縣的住院補償最高限額由2008年的1.2萬元增加到目前的5萬元和10萬元。

保險功能穩步提升

健康保險的經濟補償功能進一步增強。前三季度,重慶商業健康保險賠付2.83 億元,同比增長8%。其中,短期健康險賠款1.77億元,長期健康險給付1.06億元。尤其是保險公司參與的社保補充醫療保險2009年以來簡單賠付率均超過90%。如在近期某區縣的城鎮職工補充醫療項目中,相關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450萬元,賠付達到2500萬元。同時,全市保險業為未來健康險支出積累長期健康險準備金26.68億元,較年初增長14%。

在積極發揮經濟補償功能的同時,保險公司輔助健康管理功能日趨顯現。如部分壽險公司邀請醫院和高校專家授課,為客戶提供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服務,提高居民健康意識;借助定點醫院,對高血壓病人、糖尿病人等建立客戶檔案,實施健康咨詢、維護等事前、事后、事中過程管理,通過健康干預,有效預防疾病發生發展,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健康水平。

另外,重慶農村醫療責任險開辦后,江津區等區縣至今沒有發生過一起因醫療事故糾紛引發的鬧事、群訪事件。農村醫療責任保險在化解醫療風險、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方面發揮的作用日漸凸顯。

下一步,重慶保監局將按照保監會的相關部署,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引領轄區保險業探索參與基本醫療保障經辦管理服務,創新健康保險經營模式,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上參與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