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監管力度加大 資金壓力將致房企加強銷售

鉅亨網新聞中心


除了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加息預期外,房企的融資渠道在進一步收窄,分析人士認為,臨近年底,面臨資金回收問題,銀行和開發商都較為緊張,特別是在售項目的壓力尤其大,因此會選擇一些大幅優惠來提高交易量。

中新社援引中華工商時報11月24日報道稱,樓市調控政策持續發力再次引發市場對房企資金鏈的關注。繼住建部、外管局聯合出臺新規,規范境外機構和個人購房行為防范熱錢后,央行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也不期而至。與此同時,監管層對房企融資渠道的調控,已經從銀行信貸、上市融資逐步擴大到房地產信托融資。


而銀監會的調研顯示,房企的負債不容樂觀,在資金鏈面臨斷裂的情況下,開發商回籠資金的唯一渠道便是銷售,假若銷售不暢,其財務狀況將持續惡化。

外防熱錢內縮銀根

“新國十條”中的調控措施仍在陸續跟進,而這一次的目標直指海外熱錢。

11月15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出通知,進一步規范境外機構和個人購房管理,要求境外個人在境內只能購買一套用于自住的住房。根據通知,在境內設立分支、代表機構的境外機構只能在注冊城市購買辦公所需的非住宅房屋。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上述通知是為了防范海外熱錢進入中國樓市,抑制由熱錢所引發的購房需求。

除了對外防范熱錢外,監管層對內也在逐步收緊市場流動性。

中國人民銀行在11月19日晚間發布公告,從11月29日起,第五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將達到18%,達到歷史峰值。

“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將使得銀行貸款額度更緊。特別是接近年底,很多銀行年內額度已經基本用完,這就使得已經受到預售資金監管的開發商,在資金方面的壓力更大。”有業內分析認為。

與此同時,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央行原副行長吳曉靈近日也表示,貨幣政策應回歸穩健,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上調空間。

房企融資監管力度加大

除了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以及加息預期外,房企的融資渠道也在進一步收窄。

一則關于“四大銀行停止開發貸款”的消息引發市場極大關注,盡管此后各大行辟謠并未暫停開發貸,但目前商業銀行對房地產開發貸款確已明顯收緊,尤其受限于年底的信貸額度。根據記者調查,北京已有一些銀行的部分支行停止發放個人房貸,而信貸額度用完是此番停貸的主要原因。

在銀行信貸面臨無源之水的同時,房企上市融資的希望也更趨渺茫。

有媒體報道,證監會相關業務負責人已經在11月上旬召開的投行業務培訓會議上明確表示,不再審批任何房地產的再融資申請。“除了主業是房地產的公司被暫停外,非主業的公司必須剝離房地產業務才能上報,證監會也已明確指出工業地產和旅游地產亦被納入限制范圍。”

更讓開發商雪上加霜的是,目前較為活躍的房地產信托融資,也開始進入監管層的調控范圍。

近日,銀監會頒布《信托公司房地產信托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要求各家信托公司立刻對房地產信托的合規性和風險狀況進行自查。檢查內容包括:信托公司發放貸款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是否滿足“四證”齊全、開發商或其控股股東是否具備二級資質、項目資本金是否達到國家最低要求等條件。

“房地產企業的各融資渠道都已經受到較嚴密的調控,目前給房企大量輸血的信托業也不可避免。該文件的發行,說明銀監會下決心要堵住為房地產企業提供大量融資的信托渠道。”用益信托工作室岳婷表示。

業內人士據此分析,信托公司對房企提高門檻,意味著房企融資將更加困難,一些房企為了完成在建項目,只能轉而尋求成本更高的融資渠道。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10月,在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中,利用外資同比增長達到43.3%,今年首次同時超過了國內貸款以及其他資金的增速。

高負債力逼房企加強銷售

除了外部融資渠道更趨緊縮外,房企的內部狀況也不容樂觀。

據銀監會近日的調研顯示,房企負債率整體上升,資金鏈趨緊,融資成本高企。在60家大型房企集團中,有18家平均資產負債率超過70%,有64家成員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90%。另外,大型房企多頭授信、內部關聯結構復雜、貸款集中到期等諸多值得重點關注的風險點也在調研中暴露出來。

而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更是指出,從2010年12月份起,房地產企業將進入一個還款高峰期,應付款累計增速超過30%,預計2011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資金鏈將出現嚴重問題。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臨近年底,面臨資金回收問題,銀行和開發商都較為緊張,特別是在售項目的壓力尤其大,因此會選擇一些大幅優惠來提高交易量。另一方面,由于央行不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再次加息的意向也非常明顯,明年國家在宏觀上收縮貸款規模是可以預見的。這會讓一些新開盤的項目變得更加謹慎,轉而采取一些促銷的方式來打開局面。“房企回籠資金的唯一渠道便是銷售,假若銷售不暢,房企財務狀況將持續惡化。”

(付影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