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商務部長陳德銘:明年吸引外資將超過千億美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今年吸引外資達到一千億,明年會吸引更大規模的外資,目前中國不可能討論碳關稅。
中新社援引新京報12月29日的報道稱,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昨天表示,今年吸引外資達到一千億,明年會吸引更大規模的外資。陳德銘昨天在參加“教育部商務部共建對外經貿大學簽字儀式”后的座談會上透露說,自己現在犯愁的是如何縮小順差的規模。他表示,明年會有更多推動對外開放的政策出臺。
穩定出口 增加進口
陳德銘表示,對于縮小順差的一個基本做法就是穩定出口,增加進口,調整外貿結構,使國際收支跟外貿順差更加平衡。據媒體報道,陳德銘日前接受中央臺記者專訪時表示,到今年底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都將恢復甚至超過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在回應對外經貿大學的學者有關“加工貿易”和產業轉移的話題時,陳德銘表示,其實東部地區也希望實現產業轉移,因為“東部地區的土地沒那么多了,他們希望由加工貿易基地轉為研發和營銷的基地”。在通過加工貿易模式吸引外資的問題上,陳德銘仍抱有很大的信心,“因為中國勞動力的素質和價格在他們看來還是理想的”。他表示,中國未來最大的問題還是13億人的充分就業問題,很多決策的做出都是在利弊權衡之后,最終都要做出“利大于弊”的決策,相應的也會帶來一些其他的問題。
商務部工作向宏觀轉移
陳德銘表示,商務部的整體工作要向宏觀方向轉移,會考慮流通網絡的建設、促進消費,會考慮五年以后和十年以后的國際投資和貿易結構是怎么樣的。比如會因為周邊國家的關系考慮鐵路和公路怎么建,要考慮管線怎么建等重大戰略布局。
陳德銘昨天還表示,中國政府目前還不可能討論碳關稅,“這是中國政府的態度”。他認為,這有悖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京都議定書》確定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領域“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釋義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曾表示,中國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實現節能減排,相反很多發達國家不僅沒有減排,還對別國指手畫腳。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中沒有受益反而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在排放量問題上,發達國家應該承擔更多的義務。(
(鄒光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