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真會降低我們的專注力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2-17 12:24
導語:科技網站Digital Trends近日撰文稱,雖然從純醫學角度來看,還不能確切認定數字設備和互聯網會降低人們的專注力,但統計數據的確給出了這樣的結論。
以下為文章全文:
你在讀這句話嗎?如果你讀了那句話,你是否還會讀下一句?如果你幾秒鐘后還沒有離開,或許我們可以抓住你的注意力。所周知,互聯網正在改變我們與信息之間的互動方式,但很多人也批評這種模式破壞了我們的注意力。事實果真如此嗎?
“從功能角度來看,人們在使用數字技術時很容易分散精力。”康涅狄格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助理教授兼互聯網和科技成癮中心創始人大衛·格林菲爾德(David Greenfield),“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措施是否會導致長期的神經生物學變化。”
證據在哪裏?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科技品會使人分神,但問題在於,目前還沒有太多證據支持這一理論。英國勞埃德TSB銀行幾年前資助的一項調查顯示,人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已經從1998年的12分鐘縮短到2008年的5分鐘,但這項調查的樣本只有1000人,而且沒有明確具體是哪種注意力——研究人員在開展這項研究時顯然也“分神”了。
但如果在互聯網上展開一番探索,卻可以找到一些更有用的數據。Statistic Brian援引《不太平均:網絡使用的實證研究》(Not Quite the Average: An Empirical Study of Web Use)的數據稱,人們2000年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為12秒,2013年降至8秒。這項研究還發現,人們瀏覽的網頁中,持續時間低於4秒的占比為17%,超過10分鐘的只有4%。這項研究顯示,平均每個網頁上有593個單詞,但人們平均只讀了其中的28%。
教育工作者顯然認為此事生了一些影響。Common Sense Media的一份研究顯示,71%的老師認為,學生對娛樂媒體的使用(包括電視、視頻游戲、短信和社交媒體)至少對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有些”傷害。
“有人,使用互聯網其實可以增強注意力。”格林菲爾德解釋,“當你關上屏幕,試圖在現實生活中做一些事情時,人們反而很難集中注意力,因為他們總是受到各種刺激,可能令其無法集中精力。”
從醫學數據的角度來看,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我們缺乏足夠的數據。”格林菲爾德,“今后10至15年,我們將看到長期使用數字媒體將會帶來什麼害處。”
搜索會取代研究嗎?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94%的初中和高中老師認為,學生很有可能使用谷歌進行研究,另有75%提到了維基百科。教科書的比例只有18%,本地圖書館則只有16%。
你或許會問,這有什麼問題嗎?聖何塞大學的劉子明(Ziming Liu,音譯)博士在一篇有關數字環境讀習慣的論文中表示,人們在進行網上讀時傾向於使用速讀和略讀的方式,很少停下來分析和理解他們正在讀的內容。
“想想看數字信息的傳遞方式,都是碎片化的信息。”格林菲爾德,“沒人願意長時間展開深入研究,因為可以直接搜索,隨時可以讀任何內容,盡管只是淺嘗輒止。人們之所以這樣使用互聯網,是因為他們多數時候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你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就會輕微地觸動自己的快樂神經遞質,因為你得到了滿足。只要生這種感覺,你就更有可能繼續這麼做。我們被這種積極的體驗所強化。”
“我們擔心的是,如果你不使用一些深入思考能力,而是把數字設備作為大腦的一部分來使用,那麼這些功能就會逐步萎縮。”格林菲爾德。
巴普洛夫的狗
很多研究顯示,多任務已經拖慢了我們的速度。在斯坦福大學教授克利福德·納斯(Clifford Nass)在一項研究中給出了簡單的總結:“同時從事多重任務的人無法過濾不相關的信息。他們無法管理工作記憶,總是不斷分神。”
格林菲爾德談及智能手機時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已經變成巴普洛夫的狗”。消息提示觸發了強大的刺激,讓我們去查看智能手機。由於信息可能很有趣,所以我們往往感到很興奮,但實際上,真正有趣的信息並不多見。
“我們對注意力的了解是,我們的頻寬其實很有限。我們總會顧此失彼。”格林菲爾德解釋,“正因如此,開車時使用智能手機才如此致命,因為任何關注行為都會調動複雜的認知過程,從而降低我們開車的安全性和效率。”
我們能做什麼?
如果你擔心互聯網會影響你的持續關注時間,其實可以很容易採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關掉通知,這樣你的注意力就不會總是被設備分散了。”格林菲爾德,“下一步是關掉設備,只在需要時打開。不要總是開設備,只能在某些間隔中使用。除了一些專業人士,我們多數人都不需要隨時被人找到。”
可能還要再過幾年,我們才能完全了解數字世界對人類大腦的影響,但沒有多少人會否認,數字設備的確會經常分散我們的注意力。我們不必放棄互聯網,也不必扔掉智能手機,但的確應該偶爾在家看看書,外出散散步。
如果你看到這裏,那就自我恭維一下吧。這種問題在你身上或許根本就不存在。(書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