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28日收盤再度下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28日收盤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因為股市和原油價格雙雙下滑。
綜合外電4月27日報道,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28日收盤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原因在于股市下滑,而且原油價格也因為投資者擔心歐元區債務負擔沉重的國家可能走向違約、并因此傷及全球經濟復蘇而走低。
在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7月交割的棕櫚油期貨價格盤中跌幅一度達到0.8%至2,529林吉特/公噸,之后收復部分失地,收盤下跌0.4%至2,547林吉特/公噸。
吉隆坡益資利資本(ECM Libra Capital Sdn)高級分析師Arhnue Tan表示,由于原油價格在下跌,棕櫚油價格不存在任何上行動能。
由于市場對全球經濟復蘇將激發能源需求的樂觀信心提升了生物燃料的前景,棕櫚油價格過去11周一直跟隨原油價格走勢。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指數(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 World Index, MSCI World Index)27日下跌2.1%,創下2月4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截止新加坡時間06:01,該指數下跌1.1%。MSCI亞太指數跌幅達到2%,為七個交易日以來最大跌幅。
市場對歐洲形勢的擔心加上股市下滑導致紐約6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27日大跌2.1%至82.44美元/桶,為七個交易日以來最大跌幅。該合約價格28日報81.83美元/桶。
在全球最大的棕櫚油消費國中國,大連棕櫚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1.4%至6,966元/噸,豆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1.1%至7,866元/噸。
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China National Grain and Oils Information Center)28日表示,2010年4月至6月,中國大豆進口可能達到1,400萬噸紀錄新高;4月份,棕櫚油進口總量可能為31.8萬噸。
芝加哥7月交割的豆油期貨價格27日收盤下跌0.5%至39.54美分/磅,28日收盤持平,豆油相對于棕櫚油的溢價為80.25美元/噸,接近三周低點。
美國、巴西以及阿根廷是全球大豆產量最大的三個國家,預計這幾個國家2010年產量將創下紀錄新高。
印度尼西亞商品和衍生品交易所常務董事Megain Widjaja 28日表示,該交易所已將用本幣計價的棕櫚油期貨合約的發行時間推遲至5月份。印度尼西亞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
Widjaja指出,用盧比計價的棕櫚油期貨合約原定于4月30日上市,現推遲至5月21日。Widjaja稱,交易基礎設施需要最終完成,交易所會員也需要更多時間。
(曹洋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