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五中全會精神解讀:展望“民生工程”新目標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十二五”規劃指導思想突出強調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據新華社10月月28日報道,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制定“十二五”規劃指導思想、工作重點和發展目標中,都突出強調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格外引人注目。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許光建近日表示:“在‘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中體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體要求,其中包括了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等。這表明十七屆五中全會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

公報提出了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體內容:


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要加強社會建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許光建說:“這些提法在之前的重要會議上也都有論述,但是五中全會的論述最為全面系統,構建起了一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規劃體系和政策體系。從中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加清晰地看到黨中央對民生的高度重視,順應了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提高生活水平的期盼。”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十一五”期間,無論是經歷經濟的“寒暑”,還是直面災難的沖擊,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是擺在黨和政府面前的頭等大事,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這距離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一定距離。

“十二五”期間,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政府的著力點在哪里呢?許光建認為,首先就是要繼續加快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他說:“這個問題現在比較突出,不同地區之間特別是城鄉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即使在某些大城市,內部各個區縣之間的公共服務水平差距也較大。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應當是今后幾年發展的重頭戲,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領域。”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正義,合理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朱國仁表示:“當前我國面臨著貧富差距擴大、勞動者報酬偏低、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健全等問題。這說明我國消除貧困、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任務十分繁重。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提高‘兩個比重’,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積極推進收入分配改革。”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人民群眾對衣食住行、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環境等方面的質量要求會更高。受訪專家均表示,要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真正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專家提出,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外需市場受到了嚴重影響,沿海部分地區的經濟受到了嚴重沖擊。許光建認為,這種情況反映出我國經濟對外部市場的依賴程度偏大,更反映出國內市場開發不夠,因此產生了國民經濟內外不平衡的問題。“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加注重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而要發揮消費的作用,就必須更加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因為沒有民生的進一步完善,國內消費需求很難持續擴大。”他指出。

朱國仁表示:“在目前和今后幾年,可以預期,隨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種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必將進一步擴大,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會進一步加強。”

受訪專家表示,由于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加上國內各種體制因素,目前居民個人之間的收入差別較大,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比較困難。因此,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不斷提高低收入居民群體的生活保障水平,有利于緩解社會矛盾。

(鄒光連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