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各國力保競爭力 恐釀貨幣戰爭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 綜合外電
各國競相捍衛出口業,不但令全球外匯市場越來越緊張,也讓更加外界擔憂可能演變成具傷害性的貿易戰爭。
至少已有5、6個國家積極嘗試摜壓幣值,動作最大的是日本。美國國會考慮立法來阻止中國「人為」阻升人民幣;巴西央行總裁則說,將對外資課稅,以防熱錢持續推升里耳。
花旗股市分析師Erin Browne表示,保護主義意識的升溫,是個「非常大的風險」。他認為,美國期中選舉過後,這項議題的受關注程度將會提高。
外匯市場的緊張,在下周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IMF)暨世界銀行(World Bank)會議上,亦可能成為討論重點。
日本已加入台灣、南韓與泰國等「近乎每天在阻升貨幣」的亞洲央行;巴西、哥倫比亞與秘魯等拉美國家,也有相關干預貨幣的政策手段。
IMF主席Dominique Strauss-Kahn周二說,他不認為會有所謂的「貨幣戰爭」,並強調IMF與G-20官員正積極避免這種「競爭性貶值」的情況發生。
他同時強調,從歷史經驗看,政府任何形式的干預手段,都無法持續太久。
經濟成長較旺的新興國家,正吸引著已開發國家的資金,使其幣值節節上揚。美國聯準會暗示將進一步量化寬鬆,無疑向投資人宣告──美國將延長超低利率水準。
同時間,亞洲通膨正在升溫,迫使利率水準走高。被高殖利率吸引的投資人,遂大舉將資金撤向東方。
官方干預不斷,各國間的政治措辭也越來越激烈。巴西財長Guido Mantega周一重砲抨擊美國、日本與其它「放任幣值走貶以激勵成長」的先進國家,指責它們這麼做,是犧牲了巴西等出口國的利益。
Mantega表示:「我們已身處一場國際貨幣戰爭之中;競爭力被削弱,對我國帶來威脅。」
相較之下,巴西央行總裁Henrique de Campos Meirelles周二的說法就較為謹慎。他表示,「貨幣問題非常嚴重,必須設法因應」,對外資流入課稅即可能的政策之一。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